
本報記者 李飛 劉雅菲
2013年,濟南市集中公示了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學區劃分。今年學區范圍是否還會公布?是否會有所調整?
17日,濟南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各校須把學區公示作為校務公開的一項重要內容,長期堅持,通過各種形式向社會公開。對于不斷出現的新建、插建小區,有關學校要按照小區建設情況,本著“就近從優”的原則對學區范圍和學區圖進行動態調整并及時公布。
問:今年學區范圍還公布嗎 答:長期公示,及時微調
去年,按照濟南市教育局的要求,濟南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集中公示了學區范圍,各學校制作了示意圖,通過學校政務公開欄、校園網等形式向社會進行公示,引起了市民的極大關注。
據悉,去年各學校公示的學區范圍大多“只擴大、不縮小”,有的微調,有的則變化較大。歷下區一所學校公示的2013年學區范圍比以往擴大了一倍多。家長的反應則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劃入學區的“激動不已”,未劃入學區的或者覺得學區不理想的,則表現得“相當失望”。
今年學區范圍是否還會公布?如何公布?是否會有所調整?
17日,濟南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濟南市自1987年劃定學區以來就向社會公開,只是公開方式、辦法還有需要改進的地方,為此去年濟南市教育局對學區公示辦法進行了完善,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上述人士說,依據去年發布的《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學區調整及公示的實施意見》文件規定,學區公示是校務公開的一項重要內容,需要長期堅持。因此為方便老百姓知曉學區范圍,各校需要將自己的學區通過各種形式向社會長期公開。
據了解,各學校須在學校門口、校園網站、校園公示欄等明顯的位置公示本學校的學區圖。
“隨著城市的發展,為保證義務教育無縫隙覆蓋,對于不斷出現的新建、插建小區,相關學校要根據小區建設情況,本著‘就近從優’的原則對學區范圍和學區圖進行動態調整并及時公布,以此保障適齡兒童接受教育的權利。”上述負責人表示。
按照實施意見,學區調整要以學校為中心四周均勻輻射劃分,原則上以城市干路、支線或小區作為學區邊界,不得進行某方位突出或跳躍式劃分。對于新建插建小區,沒有配套學校的,各區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要確定協調入學的原則,確保適齡兒童接受義務教育。
問:就近入學標準是什么 答:在戶籍所在地學校就近入學
去年濟南市義務教育階段學區范圍公布后,有家長就反映,由于未能劃入附近學校的學區,只能眼睜睜看著家門口的學校而不能入,讓孩子去更遠的學校就讀。
“山大南路以南屬于歷下實驗小學的學區,山大南路以北屬于歷城實驗小學的學區,為何單獨把我們劃了出來?”去年學區公示后,家住山大南路20號的居民劉女士就反映,她家與歷下實驗小學只有一墻之隔,每天都能聽到學校上課下課的鈴聲,距歷城實驗小學也不遠,但看了兩所學校的學區示意圖,發現均沒有自己所在的小區。
就近入學的原則和標準是什么,明明家門口有學校,卻被劃到更遠的學區,又如何解釋?
對此,濟南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義務教育法規定,義務教育實行縣級人民政府為主管理的體制。《山東省義務教育條例》也明確規定:“適齡兒童、少年在戶籍所在地學校就近入學。”“縣(市、區)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應當根據適齡兒童、少年數量和分布狀況,合理確定每所學校接收學生的區域范圍,并向社會公布。”“就近入學”是縣區教育行政部門綜合考量學校容量和周邊適齡兒童少年數量與分布狀況的相對就近。
“家長反映的問題估計是處于縣域行政區劃交接處,比如,孩子戶口在歷城區,但可能離歷下區的學校更近,依據相關規定,孩子應該在戶口所在地歷城區相對就近入學。”上述人士表示。
據悉,孩子入學過程中遇到特殊情況,可直接撥打濟南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處(66608024)或縣市區教育局基礎教育科的電話咨詢解決。
問:學區入學需落戶三年嗎 答:無統一的硬性規定
近日,市民宋女士正為購買學區房的事情鬧心。在天橋區工作的她,孩子已經四歲了。她咨詢了單位附近的一所小學,對方表示購買學區房入學,需要落戶滿三年。
“這不來不及了嗎?”宋女士說,她又打聽了市中區和歷下區的幾所小學,雖然沒有得到明確答案,但聽說應該有落戶的時間限制。“如果有落戶時間限制,買了學區房不就白買了嗎?”
王先生也表示,自己在市中區剛買了一套學區房,聽說需要落戶三年才能夠在學區對應的小學入學,這也讓他很是擔憂。
“我們學校原則上要求落戶滿兩年。”濟南市一所熱點學校的老師表示,學區生源多,學校班額有限,因此學校在入學前,會對學區范圍內的孩子進行摸底調查,如果入學孩子數量較大,就會按照“先來后到”標準,考慮居住時間。
濟南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處一名工作人員說,對于落戶的年限全市并沒有統一的硬性規定,原則上入學就看戶籍所在地與實際居住地是否一致,同時也要考慮房產是不是孩子第一監護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