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蔣龍龍實習生崔程嬌宗文弢
目前,濟南每天供水近70萬噸,其中9成以上為黃河水。
濟南居民喝水主要靠西部玉清湖水庫和北部鵲山水庫引的黃河水。黃河水并不是直接進入水廠,首先要在水庫內進行基本的處理。根據資料顯示,黃河濟南段在豐水年份和年內豐水季節流量較大,水質較好,基本能達到國家III類水的水質標準,但在枯水年份和季節,黃河濟南段已出現了程度不同的水質污染。
黃河水要經抽水泵抽到水庫的沉砂池,然后經過沉砂處理,才能流到水庫。經過沉砂處理的黃河水就比較清澈了。隨后,水庫內的泵站開始將水庫水抽向玉清水廠和鵲華水廠。
進入水廠后,就到了最重要的制水環節。記者在玉清水廠看到,水庫水要經過沉淀池、濾池、消毒等多道程序后進入水廠的清水池,清水池的水檢測符合標準后才能通過送水泵房加壓輸送到供水管網。
濟南水務通過約3300公里的供水管線、30座加壓站將位于西部和北部的黃河水送向省城各個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