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4月9日訊(高密臺 王蘋 王擇鈞)據山東廣播新聞頻道《直播山東》報道,自去年9月份以來,高密市降水量偏少,基本沒有出現有效降水,造成小麥普遍受旱。特別是近期氣溫升高,小麥處于拔節期,需水量大,更應該及時澆水。面對日益嚴重的旱情,高密市農民充分利用現有水源,千方百計抗旱保麥。
在高密市闞家鎮趙家街村,農民正抓住上游水庫放水的有力時機,十幾臺機械上陣澆麥,確保小麥豐產豐收。
高密市闞家鎮趙家街村村民李世明告訴記者:“旱的不得了了,麥子再不澆就完了。我這麥子好在去年搶水潑了潑,好不容易放下點水來,滿坡都是機子在搶水抗旱。”
據了解,今年高密市共種植小麥102.9萬畝,不同程度受到旱情影響。該市農業局農業技術推廣站副站長王國飛介紹,小麥進入返青期后,農業部門加大了對苗情和旱情的監測力度,以便有的放矢指導農民抗旱。
高密市農業局農業技術推廣站副站長王國飛表示:“3月25號才測的土壤旱情,基本上都屬于輕旱和中旱狀態。所以作為老百姓有水澆條件,抓緊時間澆水。第二點就是對于那些秸稈還田的麥田,它土壤比較喧松,一個是容易旱,再一個是它容易產生凍害。”
農技人員提醒廣大農民,要分類進行麥田澆水,對前期沒有進行春季肥水管理的一、二類麥田,或者早春進行過返青期追肥但追肥量不夠的麥田,均應在拔節期追肥澆水。適時澆水在緩解旱情的同時,對可能發生的倒春寒也可以發揮積極作用。
王國飛說:“一旦看到短時間內,就是24小時內,氣溫降到10度以上,大家要進行澆水。沒來得及澆水的,你可以噴點葉面肥,凍害發生之后,沒澆水的也可以澆水,降低凍害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