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臭氧將成濟南夏季首要污染物 小心“藍天白云”背后“無形殺手”
本報4月22日訊(記者 許凱)炎炎夏日即將來臨,不少人可能都有過這樣的印象:明明是藍天白云,空氣質量卻顯示重度污染。仔細一查,居然是名不見經傳的臭氧在“搗鬼”。
小疑問:低層臭氧究竟從何而來
進入夏季,濟南將迎來空氣質量最好的時期。然而,在PM2.5、PM10等濃度下降的同時,臭氧污染就會逐漸顯現出來。在去年夏秋時節很多藍天白云的好天氣里,臭氧都成了首要污染物。
這些臭氧都是從哪來的?市環保局總工程師秦立華表示,低層臭氧源于人類活動,汽車、燃料、石化等是臭氧的重要污染源。但它不是直接被排放,而是轉化而成的。記者了解到,臭氧是機動車或化工廠等排放的一次污染物在大氣中經光化學反應形成的二次污染物。一般來說,春夏季節天氣條件比較好,日照相對來說也比較強烈,大氣中的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經過紫外線照射,發生光化學反應,就會形成臭氧。“對于濟南來說,5月至9月這一階段臭氧將成為影響泉城空氣質量的首要污染物。”
小貼士:濃度高時最好待在室內
相比PM2.5,臭氧更像“無形殺手”。臭氧的危害,包括強烈刺激人的呼吸道,造成咽喉腫痛、胸悶咳嗽、引發支氣管炎和肺氣腫;臭氧也會造成人的神經中毒,導致頭暈頭痛、視力下降、記憶力衰退;臭氧會對人體皮膚中的維生素E起到破壞作用,致使人的皮膚起皺、出現黑斑;臭氧還會破壞人體的免疫機能,誘發淋巴細胞染色體病變,加速衰老,致使孕婦生畸形兒。
臭氧一旦超標,市民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進行防護呢?記者發現,臭氧超標的防護遠比PM2.5要難。首先,戴口罩對阻擋臭氧毫無用處;其次,室內空氣凈化器也對臭氧毫無辦法,有些凈化器本身還會產生臭氧,使用不當將造成二次污染。由于臭氧比重較空氣大,身高較矮的兒童往往最容易成為臭氧污染的受害者。環保專家建議,在臭氧濃度高的時候,最好的防護辦法就是待在室內,避免可能帶來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