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往日水流成瀑的琵琶泉只剩下幾條水柱流出。 記者黃中明 攝15日,往日水流成瀑的琵琶泉只剩下幾條水柱流出。 記者黃中明 攝

  經過短暫的回升,山東濟南趵突泉水位15日跌到27.98米,再次向27.6米的紅色警戒線靠近。這已經是今年以來水位第5次跌破橙色警戒線。按照目前的下降速度,如果今冬沒有較大力度降水,明年春天的保泉將面臨復涌以來最嚴峻的挑戰。

  15日上午不到9點,記者在天下第一泉風景區趵突泉景區天尺亭看到,實時水位顯示為27.95米,距離紅色警戒線還有35厘米。而黑虎泉的三個虎頭水量也明顯減少,最西邊的虎頭水流已經很小。琵琶泉已經幾乎看不出噴涌了。根據濟南市水利部門監測,15日趵突泉水位為27.98米,黑虎泉為27.89米。

  根據資料顯示,今年5月8日,趵突泉水位首次跌破黃色警戒線。市有關部門及時啟動了應急預案,采取了回灌補源的措施。此后,趵突泉水位隨降雨量有漲有跌,到目前為止,共6次跌破黃色警戒線,5次跌破橙色警戒線。

  保泉專家認為,今年的降水量持續偏少是水位整體不高的最主要原因。為了應對當前嚴峻的保泉形勢,市相關部門已采取了應急響應,實施了封井保泉工程,每年可以少采上千萬噸地下水;東部一些大型工業企業實施水源置換,“改喝”黃河水;利用強滲漏帶回灌補源,今年已有5000余萬噸水庫水“入地”。

  據了解,1976年3月30日,趵突泉水位首次跌破26.98米的臨界點,出現停噴。此后,趵突泉噴噴停停。1999年3月至2001年9月,還曾創下停噴長達926天的紀錄。趵突泉于2003年9月6日再次復涌以來,已持續噴涌達11年之久。

  【相關鏈接】

  今年來濟南降水較同期少3成

  2014年的初雪還沒有到來,濟南“渴”了。自從11月27至28日的中雨后,濟南還沒有一次有效的降水過程。記者從市氣象臺獲悉,截至目前,全市累計降水量平均值為429.1毫米,比常年同期值617.9毫米少了188.8毫米,減少了30.6%。

  12月7日和10日,濟南本來有機會迎來初雪的,但因為當時的氣溫、水汽等氣象因素臨時“變卦”,初雪又推遲了,此后干冷的天氣就這么繼續著。據市氣象臺記錄,截至目前,全市降水量比去年同期少了271.2毫米,偏少38.7%,其中市區雨量為461.7毫米,長清為492.8毫米,平陰為532毫米,濟陽為309.7毫米,商河為378.1毫米。

  為何今年濟南降水量偏少?市氣象臺天氣預報員說,今年夏季,濟南的降水量就偏弱了,拉低了全年的降水量值?!?月、8月是濟南的主汛期,一年當中一大半的降水都出現在這兩個月份,但今年這兩個月降雨少導致全年降水量少?!碧鞖忸A報員說,今夏降水偏少主要是因為,副熱帶高壓較常年偏弱,從而導致水汽供應不足,降水從汛期開始就落后了。

  經歷了降水偏弱的汛期,濟南又迎來更加干燥的秋冬季節。據山東省氣象臺統計,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是濟南降水量最少的月份。其中,11月的常年降水量是14.7毫米,12月為5.8毫米,1月為4.6毫米,2月是8.2毫米,3月為13.1毫米。汛期降水“先天不足”加上秋冬季節的“干燥本色”,今年濟南的農田、森林、泉水……都在喊“渴”。(記者趙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