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民警將兩人帶到了派出所,兩人承認,女嬰并不是他們自己的,而是他們從濰坊買來,準備賣到外地謀取暴利。據民警介紹,這名女嬰出生不過只有十多天,隨后,女嬰被送到了臨沂市兒童福利院。現在,女嬰的情況怎么樣了呢?
記者了解到,這個女嬰被取名叫做衛朱玉。9月19日,全國打拐解救兒童尋親公告平臺正式運行,平臺第一批公布了284名被公安機關解救的孩子,涉及山東的共有119名被拐兒童,其中,臨沂兒童福利院有85名被拐兒童,為全省最多,而衛朱玉是年齡最小的一個。
沒有拐賣,就沒有傷害。打拐尋親平臺的上線,也是為了這些被拐賣的孩子盡快找到自己的親人。其中,臨沂兒童福利院收留了85名在臨沂解救的被拐兒童。這些孩子都是些什么情況?他們的家人在哪里呢?
臨沂市兒童福利院的工作人員說,錄入的信息包括被拐賣兒童的姓名、被拐賣地、以及解救時的相關信息,并附有一張照片。
這85名孩子,年齡最小的一個月,年齡最大的已經接近十歲。有一半以上,已經在臨沂市兒童福利院待了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福利院工作人員介紹,前期在接收這些被解救兒童的時候,福利院按照相關規定,采取了家庭寄養的制度。這些兒童的信息也被錄入到了這一尋親平臺上。
為了幫助這些孩子更快的找到親生父母,平臺上有被解救兒童所在福利機構的聯系電話、郵箱、相關聯系人等聯系方式,但現在還沒有接到有價值的線索。
福利院彭科長告訴記者,假如說后期收到有價值的線索,會第一時間和當地的公安部門進行對接。因為孩子們被拐賣的時候,普遍年齡都比較小,隨著年齡的增大,很多孩子也迫切希望找到自己的親生父母。
全國打拐解救兒童尋親公告平臺自從上線以來,點擊量已經接近500萬,希望能夠通過大家的努力,幫更多的孩子找到他們的親人。(山東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