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60多歲的老人手持紅燦燦的錦旗來到了農行山東省泰安岱岳支行,將它親手送到該行員工李海峰手中,并對李海峰的熱心幫助表示感謝,感謝他讓自己老伴的生命獲得了延續,對其助人為樂的高尚品德給予了贊揚。
據了解,5月8日中午1點半,上班途中的李海峰發現自己工作的農行門外有一位老人躺在地上,此時正值正午,來往的行人不多,老人躺在墻下,很難被人發現。李海峰跑步上前,只見這位大約60歲的老年女子倒在門口,不能動彈,雙目緊閉,雙拳緊握,面色蒼白,非常痛苦。
李海峰不曾多想,蹲在地上,握住老人抽搐的手,詢問老人過往病史,老人含混不清地說她有冠心病,沒有任何醫學知識的李海峰趕緊撥打120急救電話,告知事發地點,同時利用手機上網查詢突發心臟病的現場急救方法,解開老人領口,保證老人呼吸暢通。在等待救治期間,李海峰找到老人隨身攜帶的手機,翻閱通話記錄,找到病人的兒子,并與其聯系。
在一塊送老人去醫院過程中,李海峰電話聯系中心醫院急診室,提前準備搶救措施,打開一條綠色通道。從岱岳區農行到泰安市中心醫院就診,僅用了15分鐘。看到老人躺在醫院的病床上,李海峰把老人手機交還給病人家屬后,悄然離去。老人兒子不知道李海峰的姓名,但是卻記住了李海峰的工牌:中國農業銀行岱岳支行。
父母外出打工,孩子在家上學,留守兒童遠離父母,一年難得見上一面,在孩子幼小的心靈里缺失家庭的溫馨和父母關愛。農行鄒城市支行履行社會責任,熱心關懷留守兒童,為社會和諧奉獻力量。5月25日,該行到城前鎮岔河小學看望了35位留守兒童,了解了留守兒童的家庭生活及學習情況,表達了對留守兒童的關切,向他們贈送了書包、文具及其他學習用品,勉勵他們從小自強自立,努力學習,增長知識,長大做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為國家建設、富強做貢獻。
5月16日,農業銀行威海分行組織志愿者參加“今天,我是你的眼睛”——關心幫助殘疾人,實現美好中國夢助殘志愿活動。活動當天,志愿者們來到市區的盲人按摩店,為他們送去花生油、大米、水果等生活用品。與盲人朋友溝通、交流,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及所需所求,以便今后更有針對性地提供幫助。同時,也為他們收拾按摩店的衛生,讓他們有一個良好的生活、工作環境。通過幫助盲人朋友,讓他們感受到威海這座愛心城市給予他們的關注與關愛,吸納更多的盲人朋友就業并實現自理。
5月4日上午,當72歲的祿鳳蘭老太太,從農行定陶縣支行營業部柜臺窗口取到4萬多元的現金時,竟感動地哭了。老人握著客戶經理的手,久久不愿離開,一直說著:“謝謝恁啊,你們太好了”。
原來,祿鳳蘭老人住在定陶縣西關社區,前段日子老伴因病不幸過世,處理好家中事情后,祿鳳蘭老人拿著老伴去世以前存的一張40000元定期存單,到農行定陶縣支行營業部辦理提前支取手續。在辦理手續時,因全部有權繼承人不到場,且無相關的手續證明材料,按規定不能辦理支付手續,當時老人情緒非常激動,在大廳內開始哭訴。見此情況,大堂經理及時把老人攙扶到主任室了解情況。老人共有五名子女,除二子一女在本地工作外,小女兒在廣州某部隊服役,因工作性質特殊不能再次請假前來,二女兒在北京剛接手一家面食店,也無法前來,但老人死活要支取存單。該營業部工作人員一邊解釋安慰老人,一邊及時把情況報告支行領導。支行領導認為應該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的原則,決定在不違反規章制度的情況,開展上門服務。該支行隨即抽調4名業務技能過硬的黨員干部,分成兩組,帶齊授權委托書和相關手續,連夜北去北京,南下廣州,找到老人的兩位女兒,當面簽訂了授權委托書,并拍下現場照片,成功解決了客戶遺產中存款繼承的難題。
農行山東省分行負責人益虎介紹,長期以來,農業銀行山東分行積極致力于成為有愛心、講奉獻的“道德銀行”、“愛心銀行”。在經營活動中自覺履行社會責任,積極參與社會公益實踐,以關懷弱勢群體為己任,大力開展愛心服務、志愿者服務等活動,以各種方式回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