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智聯招聘發布二季度《就業信心指數》報告,全站在線職位數同比2013年二季度增長24%,同比增幅高于一季度的18%。其中,金融行業保持增幅最高;房地產行業增幅減緩,低于全國平均水平;IT/互聯網、通信/電信、零售/批發等行業普遍表現出良好的增長態勢。
●金融、IT業“領跑大盤”
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金融、IT/互聯網行業并駕齊驅,保持了37%和36%的旺盛需求。金融業雖不及一季度增長迅猛,但新崛起的互聯網金融業已經開始發力,加劇傳統金融行業產品創新,因此,金融業對人才的旺盛需求或將貫穿整個2014年。
通信/電信、零售/批發行業的就業機會也超出全站24%的增長,增幅分別達到31%和27%。值得關注的是,房地產行業回落明顯,由一季度的增幅排名第2位跌至二季度排名第6位,不僅未跑贏“大盤”,與金融、IT互聯網等行業比,更是差距明顯。
專家認為,隨著房地產行業進入新的發展周期,這一行業的用人需求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智聯招聘認為,底層銷售人才需求將大量萎縮,中高端的大數據、復合型人才將是下一階段房地產業重點尋找的人才。不過,依據數據分析結果制定房產營銷策略和提供服務,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三、四線城市增幅明顯
《就業信心指數》報告區域數據顯示,雖然一線城市招聘需求同比增長20%,但仍低于大盤,三、四線城市成為招聘主力軍。2014年是推進城鎮化建設的起步年,隨著第二、三產業不斷向城鎮聚集,城鎮配套政策逐步落地,預見未來數年三、四線城市企業的招聘量都不會太低。
東部地區招聘需求增幅仍然略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中部、西部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智聯招聘認為,眾多企業順應潮流加大中部地區投資力度,如汽車制造、電子產品代工、能源、材料、化工等企業駐扎中西部地區,未來還將會帶動其招聘需求大幅增加。
●小微企業“異軍突起”
二季度,民企依然保持著高歌猛進的節奏,招聘需求量增長31%。外企在一季度呈現負增長(-2%),在二季度強力反彈,實現4%的增長。國企招聘需求令人大跌眼鏡,負增長達到了25%。智聯招聘認為,從宏觀角度來看,對民營經濟的逐步開放,加之阿里巴巴、華為、騰訊等企業的“明星效應”,使得民營資本活躍于更多的市場領域。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民企會進入爆發式增長,釋放出更多的職位需求。
此外,20人以下規模的小微企業招聘增長迅速,高出全國平均水平,達到了驚人的46%。智聯招聘專家分析,企業貸款增速回升,小微企業主積極性和自信心也被激發,更多的小微企業主欲借此機會搶占更多市場份額。
●大企業擴張節奏放緩
相比小微企業,萬人以上規模的大型企業數據跌至-11%,但國企(10000人以上)的獨立雇主數并沒有減少。據此分析原因,國企釋放的新職位越來越少,更注重于培養人才,而非招聘新人。
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移動互聯網發展迅速、人口政策變化、技術革新……這些在2013年已顯現的因素,今年持續發酵,勢必為雇主帶來管理方面的挑戰。在經濟形勢較差、外部市場競爭劇烈的情況下,大企業不得不考慮“減負”——一方面向管理要效益,另一方面,裁員瘦身是“減負”的不二法門,因此會影響國有大中型企業人才招聘需求萎縮。對求職者而言,未來能夠推動企業轉型、擁有新技能、戰略性思維及全球化視野的開拓型人才必將受到青睞。(本報記者 王曉菲 通訊員 程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