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獲悉,截至8月26日,民生手機銀行客戶數突破1000萬戶,實現這一客戶規模,僅用了2年1個月有余,成為銀行業以最短時間拓展至千萬級客戶體量的股份制商業銀行。此外,8月5日,該行網上銀行客戶數跨越1000萬大關,前后間隔不到一個月,手機銀行網上銀行雙雙躍升到1000萬戶臺階,標志著該行電子銀行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展不僅促發了銀行業創新轉型,也正在悄然改變網上銀行一直以來作為電子銀行主要渠道的地位。盡管上市銀行半年報尚未披露完畢,但種種跡象表明,手機銀行正朝著電子銀行客戶服務主要渠道的方向大步邁進,近日民生手機銀行客戶規模跨越1000萬戶,趕超網上銀行的勢頭迅猛,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客戶規模趕超或在年底
繼電子銀行全面超越柜面之后,手機銀行后來居上、超越網上銀行或將成為今年銀行業服務渠道最大的變化之一。這一趨勢在去年已初露端倪,中國銀行業協會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末,中國銀行業網上銀行個人客戶達7.5億戶,新增1067萬戶,同比增長28.09%;手機銀行個人客戶達4.6億戶,新增1.6億戶,同比增長55.5%,兩者總量雖相差近3億戶,但后者增速幾乎是前者的一倍。若手機銀行能延續上年的發展速度,手機銀行客戶數年底接近甚至趕超網銀會是大概率事件。
最新數據印證今年這一勢頭仍在加速。截至2014年3月31日,建行手機銀行客戶數已達14431萬戶,接近網上銀行個人15731萬戶的規模。已披露的半年報里,浦發銀行上半年個人網銀和手機銀行客戶數分別增長了16.43%和43.77%,兩者增幅差與去年銀行業整體情況接近。
民生銀行最新披露的數據更具說服力,8月份該行個人網銀和手機銀行客戶規模雙雙突破千萬戶,較上年底分別增長了34.55%和80.33%。在客戶數量上,民生銀行手機銀行超越個人網銀已為期不遠。
主渠道角色變換影響市場格局
PC硬件銷量下滑與手機用戶持續增長奠定了手機成為最大服務終端的條件,移動金融需求的大爆發和移動金融的大發展必然會促使手機銀行在數量規模上超越網上銀行,這一變化將極大的影響未來移動金融市場格局。前不久,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統計報告稱,手機上網比例首超傳統PC上網比例。瞄準手機網民規模擴張帶來的大量移動金融需求,有的銀行將“移動先行”明確為重要戰略,并紛紛搶灘手機銀行市場。
擺脫了物理網點的制約,手機銀行使金融服務與人的日常生活結合得更緊密。以民生手機銀行為例,圍繞大眾的“吃住行購娛”以及客戶關注的熱點應用、熱門服務等,打造移動生活服務,提供積分換話費、話費充值、通信費、水電費、燃氣費等多種繳費充值以及火車票和飛機票購買、電影票購買和選座、游戲點卡充值、優惠券、特惠商戶專區等精彩移動商務服務。此外,除了覆蓋賬戶查詢、轉賬匯款、繳費支付、投資理財、貸款、信用卡、跨行資金歸集、小微客戶自助提款和還款、大額匯款、信用卡跨行自動還款、私人銀行等網上銀行主要業務外,民生手機銀行還打造了系列移動端專屬功能和服務,如自助注冊客戶小額支付、網點排號和預約取款、手機號轉賬、網購掃碼付款、二維碼收款賬戶、無卡取現等特色功能,可以說,手機銀行 已具備了替代網上銀行的條件。
面對互聯網金融的沖擊,消費者對掌握“金融選擇權”的要求日漸增高,手機銀行也顯露出比網銀更能博得客戶青睞的魅力。由于具備隨身性、靈活性等優勢,手機銀行碎片化的使用方式、個性化的界面設計、優惠的手續費回饋等特點使用戶體驗得到極大提升,越來越多的客戶開始主動選擇用手機銀行替代網銀,并且客戶的黏性不斷增強。據此可以預判,手機銀行渠道處理的業務量在銀行整體業務量中所占的比重將持續增長,未來銀行客戶的競爭將從柜臺、網銀轉移到手機銀行,手機銀行的發展將直接決定未來銀行的競爭格局和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