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李梁 報道
晨報濱州2210000熱線5月29日訊 “光說要收費,既不跟我們說費用交到哪,也不說是誰要收這些錢。”一名診所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天看了本報報道的市中街道辦事處防保站向診所下通知要求收錢,但是沒具體說明費用用途一事以后,感覺自己也陷入了這個交錢的疑問中,因此致電本報記者,“我們診所也收到了市中街道辦事處防保站的通知,但是到底是哪里要收錢?”
5月29日,本報以《要求診所改名 費用卻不說明》為題,報道了市中街道辦事處轄區內的部分診所,近日接到了當地防保站的通知,要求重新對醫療機構進行校驗或重新注冊,并稱要收取1150元費用,而且要把診所的名稱全部改成法人或者負責人的姓名。今日,又有診所負責人向本報反映接到過此通知,防保站要求診所五日內交上費用,記者就此事的進展繼續進行了采訪。
29日下午,記者聯系到了市中街道辦事處防保站工作人員朱女士,了解收取費用的問題。“還沒開始收費,現在是摸底階段,周一下的通知讓他們(診所)來領表進行摸底。說的是五天之內交上費用,摸底以后,先看看他們誰合格,不合格的不能辦證。”“我們是代收,其中650元錢是會計事務所要收的,到時候診所交錢的時候會有會計事務所和社區服務中心來收錢。”朱女士說,“我們只管著審證。至于這個錢,不經過我們的手,我們只負責告訴診所要收多少錢。”
隨后,記者就此事再次詢問了濱城區衛生局分管醫政工作的吳副局長,“這件事情很難說,如果防保站是代替區衛生局來收錢,絕對是不允許的,我們既沒有要求他們收,也沒有委托他們收錢。防保站是歸衛生局和街道辦事處雙重管理,不知道是哪方面原因造成的。”吳副局長表示,以前沒有遇到過類似的事件,“如果處理,可能是會責令改正。”“區衛生局沒有接收到反映這個問題的,也沒有看到那張防保站給診所發的那張印有‘濱城區衛生局’的紙,所以現在拿不出處理辦法。”吳副局長說,“我們是在業務上對這個防保站進行指導,區衛生局現在沒有處罰的職能,我覺得如果沒引起特別惡劣的影響或者大損失的話,只能做警告處理。”吳副局長表示,會對這件事情進行調查,如果事情屬實,會根據有關的法律法規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