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島市黃島區為依托,打造現代化的港口物流、能源和出口加工基地;以靈山島等為中心的系列島群,重點發展海珍品增養殖和旅游業……日前,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委托山東省海水養殖研究所編制了《山東省海島保護規劃》,并按照相關要求進行公示。依照《山東省海島保護規劃》,擁有120個海島的青島市,同煙臺、威海一起被納入膠東半島海島經濟優化核心區,將成為山東海島經濟發展的主要發動機和增長極。
“有居民島嶼”青島有7個
根據正在公示的《山東省海島保護規劃》(2012~2020年),山東省近15萬平方公里的管轄海域中共有海島589個,其中,有居民海島32個,占5.4% ;無居民海島557個,占海島總數的94.6%。這些海島絕大部分位于近岸海域。
那么,依山傍海的青島市,又有多少島嶼呢?記者在規劃中看到,目前青島市共有海島120個。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青島市比較著名的有田橫島、靈山島、大公島等,近年,青島市海洋與漁業局聯合有關科研院所對所轄海域進行專業測量,新發現石島礁、大橋島和小橋島等島嶼。根據《山東省海島保護規劃》,青島島嶼中有居民島嶼只有7個,包括田橫島、靈山島、竹岔島等。
根據規劃,山東省將實施海島分區保護,也就是依據海島的自然屬性、區位屬性以及海域資源條件對海島進行歸類,明確海島保護與開發的內涵。
按照規劃,山東將形成“一核兩區十組團”的海島分區總體布局,統籌岸線、海島及海洋資源的開發,協調促進陸、島、海的有機連接,打造各具特色的“珍珠鏈”式海洋經濟區。
其中,“一核”指膠東半島海島經濟優化核心區,其定位是山東海島經濟發展的主要發動機和增長極。據悉,這一核心區包括煙臺、威海、青島近岸所有海島和廟島群島,共有居民海島28個,無居民海島507個,以基巖島為主,占全省海島總數的90.8%,海島總面積近100平方公里,海島岸線總長度約500公里。
“兩區”指黃河三角洲海島生態保護區和魯南海島生態利用區,對全省海島生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起著無可替代的支撐和促進作用!耙缓恕睅А皟蓞^”,“兩區”促“一核”,打破行政區劃界線,形成強大合力,加強海島生態保護,實現資源共享。
青島三大島群進入“十組團”
“根據規劃,青島海島面臨著很好的發展機遇!笔泻Q笈c漁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正著力制定有關青島海島管理和合適開發利用的相關辦法!
在青島的近岸島群中,規劃指出要以青島市黃島區為依托,打造現代化的港口物流、能源和出口加工基地;以靈山島、田橫島、竹岔島為中心的系列島群,重點發展海珍品增養殖業和旅游業。
“一核兩區十組團”的“十組團”包括魯北平原海島組團、廟島群島海島組團、芝罘島群組團、劉公島島群組團、威海東部海島組團、乳山口島群組團、田橫島群組團、嶗山灣島群組團、靈山島群組團和海州灣海島組團。
田橫島群組團包括田橫島及周邊海島和丁字灣海島,共有海島27個,戰略定位為打造海洋文化旅游度假區。丁字灣海島重點保護香島、魯島、麻姑島及土埠島等海島景觀、丁字灣獨特的濕地生態系統和水域景觀體系,形成海洋文化旅游產業聚集區。
嶗山灣島群組團包括嶗山灣附近海島,共有海島21個,其中有居民海島2個,為大管島、小管島。保護長門巖南北島耐冬、鳥類、海珍品資源及海島生態系統。
靈山島群組團包括靈山島海域、鳳凰島海域和董家口海域海島,共 42個。靈山島是我國北方第一高島,海島生態系統典型,生物資源豐富,但生態系統受損嚴重。重點加大靈山島生態整治修復力度,保護海島生物多樣性,整治海島岸線及修復周邊海域生態環境,改善和保護靈山島海島生態系統。
全市68個島嶼可適度利用
在規劃中,適度利用類海島指主導功能為旅游娛樂、工業交通、農林牧漁、公共服務的海島,共 199個,“部分適度利用類海島位于海洋自然保護區內或海洋特別保護區內,應嚴格按照保護區相關管理規定進行開發建設!笔泻Q笈c漁業局工作人員介紹。記者注意到,青島共有 68個島嶼被納入適度利用的范圍。
其中,旅游娛樂用島36個,包括白馬島、驢島、小麥島、小青島、小牙島等。工業交通用島5個,為女島、龍口島、趕嘴島、膠南鴨島、三尖島,該五島位于海洋功能區劃的港口航運區內,為港口建設服務。
農林牧漁用島17個,包括張公島、赭島、獅子島等,位于嶗山灣傳統漁業養殖區,以海島為依托,組團發展漁業。公共服務用島10個,包括基準巖、赤島等,建設海洋環境監測和海島研究等設施。

現狀:
保護面臨困境,部分海島消失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隨著海島資源保護與開發的矛盾日益突出,海島空間資源的稀缺性進一步加劇,海島資源在海洋經濟發展、空間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但據業內人士介紹,海島在開發的過程中,卻面臨著現實的困境。
首先是部分海島生態環境破壞的問題,因開發圍海養殖、炸島挖島、亂圍亂墾等,地形地貌改變,生態系統和自然景觀被破壞;部分海島濫捕、濫采珍稀生物資源,導致生物多樣性降低,生態環境惡化,如三平大島、馬兒島等;部分海島甚至因圍填海而滅失,如內遮島、二島和紅島等。
海島權屬不清也是一大難題。無居民海島是國家資源,海島保護法施行前缺乏統一規劃和科學管理 ,導致開發利用活動無序無度;部分單位和個人對海島權屬性質認識不清,隨意占用、使用、買賣和出讓,造成國家海島資源的破壞和資產流失,甚至嚴重影響國家正常的執法管理 、科學研究、調查和監測活動等,如馬兒島。
目前,海島開發利用還比較粗放。無居民海島資源的開發普遍缺少科學規劃,整體布局不夠合理,開發隨意性、粗放性較大,科技含量不高。尤其在海島旅游開發方面,尚處于初級階段,項目單一,以資源利用型為主,經濟拉動作用不顯著。
行動:
十項重點工程,保障用島管島
根據規劃,海島開發要遵循幾個原則:
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加強特殊用途海島的監管和保護;嚴格保護海島上的軍事設施和公益性設施,保障海島周邊海上交通安全 ;強化邊遠海島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強保護管理和開發利用,體現主權和管轄權,確保國家安全。
保護優先,適度利用。充分認識海島保護的重要性,尊重海島生態系統的特殊性,加強海島珍稀生物及其棲息地的保護,強調因島、因地制宜,科學選擇海島保護和開發利用模式,合理利用海島資源,推進無居民海島適度利用。
科學規劃,突出特色。根據海島資源優勢和環境容量,以建設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國家戰略為契機,科學規劃海島開發的空間布局,合理安排海島利用時序,突出山東海島“一核兩區十組團”分區特色;實施海島保護重點工程,促進海島經濟社會永續發展。
統籌兼顧,分類管理。統籌海島自然、經濟、社會屬性,以海島的區位、資源與環境為基礎,結合海島的保護與利用現狀和基礎設施條件等,兼顧海島實際,實施海島分類管理 ,突出主導功能,嚴格管理要求。
為了保障海島開發與管理目標的實現,規劃指出要組織開展十項重點工程。
這十項重點工程分別是海島資源和生態調查與評價工程、領;c海島保護工程、海島整治修復工程、海島淡水資源保護與利用工程、海島可再生能源建設工程、邊遠海島開發利用工程、海島監視監測系統建設工程、海島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工程、海島文化與休閑建設工程以及海島生態文明建設工程。
記者 周曉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