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回眸篇
從私塾到30間房子的平房小學,再到三期工程完工后的現代化小學,辛安小學實現這一蛻變用了100年的時間。5月31日,記者走進這家創建于1913年的辛安小學,揭秘百年小學的風雨變遷!靶轮袊闪⒅螅桔硬耪嬲懽兂尚涟残W。”從1952年就在這里教學的退休老教師耿義煥感慨地說。
事實上,辛安小學的變遷形象地展現了西海岸地區教育的發展:投資4.7億元新建、遷建、改擴建10所學校;在青島市率先實施“七免一補”;利用駐區高校資源合作成立校外綜合實踐活動基地;優化開門辦學各項配套制度,學校管理實現開放化、民主化,學校管理主體的多元化……西海岸地區的教育水平近年來飛速提高,教育現代化離我們越來越近。
■相關鏈接
西海岸教育現代化關鍵詞
開門辦學
所謂開門辦學,就是打破傳統教育模式中單純以相對封閉學校教育為主的現實,打通學校、家長和社會等多方力量,共同參與教育、推動教育發展,最終辦活教育一盤棋。
4.7億元
“小孩上學不僅免除了取暖費、體檢費、作業本費等等費用,流動人口子女在開發區的入學實現了零門檻。落實了義務教育全免費,使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享受與本地兒童平等就學機會。”在開發區一所小學門外,正在接孩子放學的王女士告訴記者。
開發區投資4.7億元新建、遷建、改擴建10所學校;在青島市率先實施“ 七免一補”,免除了全區4.5萬名學生作業本費;在山東省率先免除了農村學生和城市困難家庭學生校服費;全面解決流動人口子女入學問題,實現“零門檻”。
駐區高校
開發區駐區高校有7所,在校大學生10余萬人,開發區教體局是如何利用這些優勢,促進教育發展的呢?“我們利用駐區高校資源與各高校合作成立校外綜合實踐活動基地8個,高校圖書資源全部免費向中小學生開放。還聘請高校專家到學校講座!遍_發區教體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文/圖
初建 僅一個班20多名學生
辛安小學始建于1913年,迄今已有100年的歷史。6月1日,記者采訪了 81歲的辛安小學退休老教師耿義煥,1952年他成為辛安小學的教師,一直到1982年退休。
耿老師告訴記者,新中國成立前的辛安小學是私塾。當初私塾的規模不大,一個班收學生二十余人,一位先生教授所有課程。私塾對學生的入學年齡、學習內容及教學水平等,均無統一的要求和規定。在教學方法上,先生完全采用注入式。凡先生規定朗讀之書,學生須一律背誦。
“不過,當時的私塾已經開始因材施教,根據學生不同的接受能力教授,有的教授多科,有的就只教授一科。相比較,現在所有學生接受同樣的內容,當初私塾的教育教法還是挺人性化的!惫⒗蠋煾嬖V記者,私塾的教材是《三字經》、《論語》、《百家姓》等。
蛻變 搭塊水泥板就是課桌
新中國成立之后,私塾蛻變成辛安小學。耿老師告訴記者,在五六十年代的學校里,幾塊磚頭壘成“桌腳 ”,上面搭一塊水泥板,就是當時的課桌,老師們上課用的小黑板、學生用的課桌都是老師們自己動手制作的。
一個老師要“多才多藝”,既要教授語文、算術、常識,又要教體育、美術、音樂。由于紙張缺乏,大多數孩子家里沒有寫字的本子,只能讓自己的父母給自己做一塊小巧的水泥板,用“石筆”在水泥板上寫寫畫畫。
當年的辛安小學教室和辦公室加起來一共30間房子,由于教室緊張、老師少,學生上課還要分上午、下午、晚上三個階段,許多學生因為白天要放牛、挖野菜,只能排到晚上上課。
擴容 建起全區首個微機室
1972年,辛安小學與辛安聯中合用新建的校舍,當年的學生已經達到了 520名,教職工26人;接下來的幾年,辛安小學陸續擴容。
1996年辛安小學建起了全區第一個微機室,總共有二十幾臺電腦,“當時每周都會給學生們安排一節微機課,連周邊的幾所小學都帶著學生來我們學校上課!毙涟残W黨支部副書記李文娟告訴記者,當時的電腦都是DOS系統,學生們學的也只是打字等基本應用。
騰飛 校舍教學實現現代化
1997年的暑假,辛安小學從黃河西路上的平房搬到了現在的位置,搬進了寬敞明亮的三層教學樓!爱敃r都是我們老師利用暑假時間自己搬的,用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租了一輛貨車,女老師把桌椅板凳拖到外面來,男老師負責搬上車。”李文娟告訴記者。
從平房擴建搬進樓房,教學環境好多了。李文娟說,雖然比平房的條件好了很多,但新樓由于走廊都是開放式,冬天依然很冷。李文娟回憶說,“冬天刮風下雪,走廊都結冰了 ,通過時都要小心翼翼地以免被滑倒。教室的門上都釘著大棉簾子,進出時一掀開棉簾子,冷風呼呼地往教室里灌。我們學校自己安了土暖氣,燒油煙鍋爐!
現在的辛安小學,已經經過了兩次擴建。2012年8月,辛安小學三期擴建工程落成,新建了一棟教學樓、學生食堂并擴建了操場。如今學生們再也不怕冬天挨凍了 ,封閉的走廊窗戶上貼滿窗花點綴?梢怨1000多人同時就餐的新餐廳,解決了學生們的午飯問題,每個班級都有固定的就餐位置。新建的塑膠操場有9000平方米,四百米的塑膠跑道,中間是一個足球場。
改善的不只有教學環境,辛安小學的教學內容在2002年新課改實施以來也不斷豐富起來。在原有的課程基礎上,增加了剪紙、國學等課程。如今,辛安小學已經從1997年的800多名學生、40多名教職工發展到現在的2400名學生、96名教職工。實習生 李丹丹 崔玲玲 記者 邵雷萍劉嘉冕 周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