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6月3日訊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生活頻道《生活幫》報道,德州武城的陳女士購買了武城尚品公寓的商品房,自簽了合同之后就盼著早點住上新房,但真到了交房的時候,陳女士卻拒絕收房,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陳女士說手上有一份德州武城尚品公寓當初的宣傳材料,正是看到這上面有綠化、有立體車庫才決定買這里的房子。
不過,在5月1日交房的時候,陳女士才發現,這里的場景并不是宣傳材料上描述的那樣。因此,她和其它業主拒絕收房。按照當時合同的約定,陳女士所購買的住房應該有“可視對講樓宇系統”,但實際卻并沒有。另外,合同上說明的“雙層中空鋁合金窗”也被換成了塑鋼材質的窗戶。
按照業主的說法,當初他們在簽訂購房合同前,售樓人員說,公寓前帶噴泉的這片空地也是尚品公寓小區的一部分,他們可以使用,但現在,他們發現這片空地的產權是另外一家單位,他們能使用的僅是柵欄內的這一小片院落。
事情是不是像業主所說的這樣呢?武城尚品公寓兩個售樓處大門緊鎖找不到工作人員,隨后,記者經多方聯系,才找到一位開發商的負責人葛先生。葛先生說,他們當初并沒有承諾提供免費車位,只是說可以協調建設,但沒有業主報名,因此車庫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武城尚品公寓的業主說,這棟樓里90多戶業主分享這300多平米的院子,如果每家有幾輛自行車,院子里都放不開,高層小區容積率如果超過5,就會嚴重影響業主的生活舒適度。而尚品公寓的容積率明顯超過這個數字。
那么,陳女士等業主們合同上約定好的可視對講系統和鋁合金窗戶,為什么被開發商更換了呢?葛慶峰表示確實是他們的失誤,給業主造成的損失,他們會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