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文學彩 報道
晨報3585000熱線6月17日訊 “大熱天的本來用水就多,現在每天只有一段時間能買到喝的水,實在受不了。”日前,家住張店工盛街的劉先生反映,工盛街200多戶居民一直喝不上自來水,希望有關部門能出面協調解決。
據劉先生介紹,他居住在車站街道辦事處內的工盛街。2005年,因為地下自來水管道老化,漏水嚴重,水費最高的時候達到每立方23.4 元,社區內一部分人就不交水費了。后來,負責供水的濟南鐵路局淄博工務段就把小區自來水給停了,沒想到這一停就是8年。“停水之后,社區一對老夫妻家里安裝了供水設備,其他的住戶就從他們家里買水喝。”劉先生說,原來一桶水50斤賣2角錢,后來漲到了3角。雖然有水喝,但每天買水太麻煩了。
今天上午,記者來到這里,發現由于嚴重缺水,大部分居民家里都安裝了地下水井,以供洗刷之用。工盛街的賣水老人告訴記者,原來是每天11:00—13:00、17:00—19:00放水,但后來只有17:00—19:00才放水,“一天放那么長時間的自來水,我們身體吃不消。”
據工盛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介紹,小區停水是因為在2005年自來水管道漏水太多,部分居民拿不起水費,又因為改造費用太高,他們無力承擔,就與濟南鐵路局淄博工務段協商停了水。除了那對老人家里有放水的水管,他們還在社區內安裝了一個自動售水機供居民使用。據該工作人員介紹,小區一直沒有再進行管道維修,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小區太老了,正在等待改造,但是何時改造他們也不知道。
外來購房戶 水費貴一倍
全媒體記者 文學彩 報道
晨報3585000熱線6月17日訊 在張店華泰社區,同樣是住戶,可外來購房者所用水電費價格卻比村民高出近一倍,遠遠超出了物價部門規定的范圍。華泰社區的解釋是,他們接入的水電都是按商業標準來的,本村村民作為一項福利是按正常收費的,而外來人員只按商業價格來收。
王先生在張店華泰社區居住已經六七年了,可是讓他不明白的是,華泰社區的物業一直按6.25元/噸收水費,按0.81元/度收電費,而村民一直是每度電0.55元,每噸水才3元多。王先生說,他咨詢過物價局,華泰社區對村民所收價格是正常價格。“同樣是小區居民,用的同樣的水電,為啥要執行不同的標準,并且超出物價部門規定的范圍。”
今天上午,記者來到華泰社區物業收費辦公室,據工作人員介紹,他們接入的水電都是按商業使用價格來的,本村村民作為一項福利是按正常收費的,而外來人員只按商業使用價格來收,除此之外,一些沿街房商戶收費更高。
對此,記者咨詢了淄博物價局,據相關負責人介紹,物價局規定的居民用電費是0.546元/度,水費是3.225元/噸,二次加壓每噸水再加0.3元,小區物業收水電費劃分外來戶和本村村民是不允許的,像王先生這種情況可以撥打淄博市價格舉報中心12358進行反映。
主管道漏水 每日定時供水
全媒體記者 徐曉會 報道
晨報淄博6月17日訊 張店的馬先生這幾天很頭疼,所在小區由于自來水主管道漏水,十幾天來每天都是定時供水,影響了居民的正常生活。
今天上午,家住洪溝路16號杏園公寓的馬先生反映,他所在小區是一個老小區,自來水管道老化,漏水嚴重,每次收水費的時候損耗非常大。為了查出漏水的地方,從6月6日起,物業公司控制了總閥門,每天定時給居民供水,供水時間分別為6:30—8:00、11:30—13:00、17:30—20:00,其他的時間就關閉閥門,“現在天氣這么熱,回家沒法洗澡、洗衣服,實在是受不了了,我去找過物業,對方也沒有給予明確的答復。”
針對馬先生反映的情況,記者聯系了該小區所屬的物業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由于小區自來水主管道漏水嚴重,每月竟然白白流掉上千噸水,這部分費用要平攤到每戶頭上,不是個小數目。為了改變這種情況,物業公司從6月6日開始暫時控制總閥門,找人對管道進行檢查,但挖開管道之后一直沒有找到漏水的部分,“找了好幾處地方都沒找到漏水的地方,后來實在沒辦法,就把自來水公司的專業人員給請來了,目前正在挖管道查找。”該負責人表示,由于查找漏水點需要一定的時間,現在為了節約用水,暫時只能定時供水,他們會盡快找到主管道的漏水點并進行維修更換,之后將恢復正常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