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片 本報記者 張榕博
6月初,在烈士尋親報道刊發(fā)兩周后,本報收到了一封來自菏澤曹縣的信函。一位自稱閻氏的老人說,自己是烈士閻進軒的姐姐,她今年已經(jīng)89歲了。
23日上午,在曹縣一家養(yǎng)老院里,記者見到了老人閻氏。她告訴記者,解放戰(zhàn)爭時期弟弟曾在11縱隊第32旅第94團團部擔任通訊班長。后來,他還給家里寫信、寄照片,但1950年前后,弟弟閻進軒從貴州寫信說自己剿匪受傷,兩三天后出院,之后便再無音訊。而根據(jù)中華英烈網(wǎng)中關于閻進軒的描述:1950年3月18日,他在與土匪激烈戰(zhàn)斗中,因子彈耗盡犧牲。
在失去聯(lián)系七八年之后,不少當初曹縣有家人參軍的鄉(xiāng)鄰要么收到了烈士證明書,要么等來了親人的消息,而閻氏則第一次找到民政部門,想為弟弟的下落要一個說法。
閻氏的兒子邵遂亮回憶說,60多年,他家里人尋找舅舅閻進軒已經(jīng)不止100次了。這期間,閻氏找過街道、民政部門、部隊。“民政部門說,就算找到,烈士沒有子女,姐姐是沒有烈士家屬待遇的,而且連一個烈士的榮譽也沒給。” 在尋親期間,因為菏澤發(fā)生過一次大水,閻進軒的家信和照片被沖走了,證據(jù)成了尋親的新問題。
據(jù)閻氏介紹,去年民政部門對部分烈士子女進行補錄,她最后一次去民政部門詢問弟弟的下落,“民政部門問我,是不是真有這個弟弟”。而邵遂亮當天給菏澤市民政局打電話,得到的答復是,“要證明和閻進軒的關系,拿出證據(jù)來。”
在5月21日本報刊登閻進軒烈士以及其他51位烈士“尋親”的消息后,邵遂亮代表母親再次將材料遞交到民政部門,得到的回復是,暫時無法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