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的男孩樂樂(化名)急著用手抓盛粥的碗,整整一碗滾燙的米粥倒在了脖頸和胸膛上,燙得他哇哇直哭。7月28日,記者走訪市中心醫院,在該院已收治的燒燙傷患者中,有許多被熱水、熱粥等燙傷的小孩,市中心醫院燒傷科副主任醫師姜茂華提醒,“夏季是燒燙傷高發季,人們裸露在外面的皮膚越來越多,孩子、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應防止被燙傷。
1 兩歲男孩被粥燙傷
家住市北區的樂樂今年兩歲,平時父母上班,60歲的奶奶負責照看他。前幾天,奶奶給他做了米粥,出鍋后將粥放在桌子上涼著,誰知樂樂等不及自己伸手去抓盛粥的碗,整整一碗米粥倒在樂樂的脖頸和胸膛上,孩子被燙得哇哇直哭,奶奶一看急了,也不知道怎么處理,想起一個土辦法,趕緊找了點草燒成灰給孩子抹上,沒想到孩子哭得更厲害了,她趕緊給樂樂的爸爸媽媽打電話,送到醫院后,樂樂被燙傷的地方和灰混在了一起,傷勢不僅沒有減輕,反而加重了。姜茂華看到孩子后問她:“燙傷了,怎么能擦這么多草灰呢?”樂樂的奶奶說:“我也不知道怎么弄,只記得在老家的時候燙傷了可以抹上草灰,沒想越弄越厲害。”
姜茂華說,到醫院來治療燙傷的病人會使用各種各樣的土方法,有的往傷口處擦草灰,有的摸牙膏、花生油,什么樣的都有。前幾天有個上小學的小男孩,出去玩的時候不知道被什么咬了,腳上起了許多紅疙瘩,家里人用園子里植物上的刺煮水給孩子泡腳,結果孩子腳上的皮都脫落了,住了一個周的院,新皮才長出來。民間的方法有的可能會治病,但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一樣,萬一過敏就會使病情更加嚴重。姜茂華說:“前段時間,曾經有個自稱開私家診所的人來我辦公室推薦祖傳靈藥,說治療燙傷特別管用,我婉拒了,但他不甘心,趁我們不在的時候偷偷到病房里慫恿病人出院,到他那里治療,病人們切忌有病亂投醫,錯過最佳治療時間,反而會加重傷情,所以燙傷之后最好還是到正規醫院治療。”
2 有的被“三伏貼”燙傷
在燒傷科的病房里,比較嚴重的病人是煤氣罐爆炸時被燒傷的,大多為深度燒傷,王先生在燒烤店里打工時煤氣罐爆炸了,李先生在船上工作,做飯時煤氣罐發生爆炸。
姜茂華說:“住院的病人大多燒傷面積比較大,治療周期較長,其實許多危險是可以避免的,很多人還是有這方面的意識,他們能及時發現危險,就像家里煤氣罐泄露的臧先生,他說剛進門的時候就聞到了煤氣味兒,感覺不對,懷疑煤氣罐泄露了,他記得不能開燈,想想趕緊把煤氣排出去,沒想到打開排氣扇時煤氣罐爆炸了!
除此之外,被“三伏貼”燙傷的人也不少。在市中心醫院燒傷科接診的病人中,有三四個是因為“三伏貼”受傷。姜茂華說:“這些病人在貼敷的部位有大大小小的水泡,應該不是過敏引起的,屬于接觸性燙傷。市民在貼‘三伏貼’之前,最好小范圍內試驗一下,免得貼敷的部位被燙傷,如果感覺不適,應立即取下。”
3 提醒:這三類人群更要小心
市中心醫院燒傷科副主任醫師姜茂華提醒道,孩子、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感覺可能沒有那么靈敏,在日常生活中更要警惕燙傷。
小孩子是易被燙傷人群,姜茂華稱孩子往往不知道哪些東西是燙人的,什么都敢去摸,尤其是夏季,孩子穿的衣服不多,在家看孩子的多是老人,受傷后常處理不當。
姜茂華說:“許多老年人比較注意保健,喜歡做理療,有的老人做著理療就睡著了,時間一長就被燙傷了,這就要求老年人在做理療時最好有人陪同,不要超過一定的時間,如果感覺溫度過高,應及早結束!
“糖尿病患者的感覺不是特別靈敏,有的時候不能準確判斷洗腳水的溫度,有的患者感覺水溫合適,當洗完腳后才發現腳被燙傷了,這需要家人多關心一下,在患者準備接觸溫度過高的食物和水時,家人應該提前試一下!
姜茂華說:“燙傷后,應該及時用清水沖洗,冷卻燙傷部位,至少30分鐘。如果家里有冰塊,可以在冰塊外包裹一塊毛巾進行冷敷,不要將冰塊直接放在燙傷的部位,防止二次傷害,燙傷后再凍傷會加劇傷情。如果燙傷的部位和衣物粘在一起,要小心地將其分開,不可生拉硬拽。簡單處理之后要及時就醫,不要耽擱,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間,此外,不要在燙傷的部位涂抹草灰、醬油、牙膏等物品,這些東西會掩蓋傷口,使傷口處理更加復雜!
見習記者 丁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