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梁開文
實習生 申恒枚
牛淑娟在省城一家雜志社工作,趁暑假,她邀請了性教育專家方剛,準備舉辦濟南首次性教育夏令營。不過,牛淑娟明白,要確保夏令營如期舉行,家長和孩子得先邁過“羞澀”這道坎。
初中生包里有流產病歷
“我不確定能否辦成這個夏令營,可我卻確定舉辦這個主題的夏令營很有必要。”牛淑娟是《祝你幸福》雜志社的編輯,該雜志社屬于山東省婦聯主管,婚姻家庭和孩子成長是她和同行最關注的話題。
牛淑娟從業近10年,認識了許多有青春期困惑的孩子,也與不少關心孩子成長的家長熟識。牛淑娟說:“說了你可能不相信,雖然現在是信息時代,可我們對性教育的接受較以前并沒有明顯變化,遇到這種話題仍是藏著掖著。”
牛淑娟曾接到一個家長的電話,家長說,他的孩子剛讀初中,有一次給孩子收拾書包,發現書包里竟然有一張流產手術的病歷,“家長蒙了,他想跟孩子談談,卻不知道怎么跟孩子談,可孩子遭受創傷卻已經是事實。”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馮曉春分析說,中國家庭的家長和孩子缺少溝通,在性教育方面更是沒有交流,每到假期她都會接到很多咨詢電話,“青春期的沖動需要引導和正視,但是我們關注的太少了,沖動帶來的后果之一,便是假期里醫院接收的流產病例特別多。”
以前教育的對象是家長
性教育很重要,卻一直沒被放到重要的位置,牛淑娟和同事做了《最家長》特刊,把青春期教育融入到故事里,讓家長成為性教育的主體,發展家庭在性教育中的作用。
為了增加教育的指導性,雜志社聘請北京林業大學性與性別研究所所長方剛為顧問。方剛除了給雜志社寫稿,還會回答家長和孩子遇到的青春期問題;不過參與者多數是家長,這說明家長對孩子的性教育還是有所保留。
牛淑娟說,2011年,方剛在哈爾濱舉辦了一個面向家長的性教育講座,她開始有了策劃性教育夏令營的想法,“咱們濟南人相對保守,一直嘗試,但是并未付諸實踐,直到方剛教授在外地有了成功經驗。”
孫立峰是牛淑娟的同事,7月上旬,他在安徽淮南待了3天,參加了中國首次性教育夏令營,主講人正是方剛。
孫立峰介紹說,這次性教育的對象成了孩子,一開始孩子很羞澀,不過三天后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能和家長平和地談論性教育的話題了。
談性色變的尷尬一直在
方剛在安徽淮南的夏令營結束后,牛淑娟趕快與他約定在濟南也舉辦一場,“時間定在8月底,算是9月開學之前對青少年的開學禮物,招生對象為12歲—18歲。”
不過,牛淑娟對夏令營能否如期舉辦心存疑慮。牛淑娟說,河南和內蒙古有兩個城市也想辦這樣的夏令營,但是報名人數太少計劃泡湯,“內蒙古發了2000份宣傳頁,卻幾乎沒人報名。”
牛淑娟咨詢了不少省內的心理專家,專家都對這個活動叫好;可幾十個電話咨詢的家長中,只有兩個家長打算給孩子報名,“雖然報名了,可家長希望把夏令營名稱改了,這表示談性色變的尷尬一直都在。”
牛淑娟說,只要報名者有20人左右,她就會把夏令營辦起來。“一位家長說,她12歲的女兒問她同性戀的問題,她不知道如何作答,網絡、電視傳遞給孩子太多性知識,可這些知識卻有可能把人教壞。希望家長和孩子都能打破尷尬,把性教育放在陽光下。”
對話方剛 讓孩子從性教育中學會自尊自愛
□記者 梁開文 實習生 申恒枚
方剛是著名性教育專家,常在校園舉辦性教育講座,還參與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相關課題研究。接受采訪時,他說因為很多校園里沒有性教育課,所以才打算舉辦夏令營補上這個空缺。
方剛說,與家長的想法不同,性教育不是一個尷尬話題。講課時他會邀請家長旁聽,采取游戲的方式讓孩子打破沉默,甚至與家長進行互動。
很多家長擔心性教育會誤導孩子,方剛說,性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尊重身體、情感和性,是培養孩子完整人格的過程,讓孩子們學會甄別鋪天蓋地的性知識,引導孩子學會敬畏。
方剛強調說,性教育夏令營不是簡單的傳授性知識,而是以此為切入點,讓孩子學會防范性騷擾,學會自尊、自愛,學會和人交往,從青春期開始培養孩子的認知和接受能力,從而完善孩子的性格和人格。
現場觀摩 孩子們對性的認識,超乎家長想象
□記者 梁開文
實習生 申恒枚
牛淑娟說,性教育看起來是個尷尬話題,她之所以敢策劃這個主題的夏令營,是因為方剛在安徽淮南有成功經驗,她的同事孫立峰更是在現場體驗了方剛的教學方式。
孫立峰介紹說,安徽淮南舉辦性教育夏令營時,報名上限為20人,最后有17人完整接受了整個培訓,平均年齡12歲。
第一次參加這種活動的孫立峰說,他最大的感受是孩子們懂得真不少。
方剛給營員們出了一個問題,要求把答案寫到紙條上,問題是“大家知道性愛嗎?認為性愛應該什么時候發生?”
“臺下的家長聽到這個問題都慌了,但是孩子們回答得很好,答案幾乎都是性愛要成年之后在雙方自愿的前提下發生。”看到這個答案,家長們都松了一口氣。
孫立峰說,類似的討論還有很多,比如“同性戀是怎么回事”、“中學要不要談戀愛”、“如何拒絕被求愛”等。面對這些青春期的常見問題,孩子們都給出了答案和理由,這讓平常不怎么與孩子交流這個話題的家長很吃驚。
夏令營的形式有討論、辯論、話劇表演和電影賞析,方剛把孩子從扭捏羞澀帶到落落大方,經過學習,把青春沖動期好奇的東西變得熟悉,“一個小女孩就對我說,她不再對男生的身體好奇了,其實很多意外都是好奇引起的,把似懂非懂的問題引導好能避免很多問題。”
性教育夏令營你會參加嗎
□記者 梁開文 實習生 申恒枚
性教育是個老話題。其實,性教育的重要性人人皆知,可如何科學地傳遞相關知識卻是家長難解的疑問。
前段時間,頻繁出現了中小學生被性侵的新聞,如何讓青少年學會自我保護也是個重要的問題。
面對濟南出現的性教育夏令營,你有什么想法要表達?如果你是家長,你會帶孩子參加嗎?歡迎撥打96709與我們聊聊。
相關鏈接 幼兒性教育 “尺度”難倒老師
□據《齊魯晚報》
目前國家尚未要求在學前教育階段對兒童進行性教育,但2012年9月,教育部頒發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有了要求家長與幼兒園教師告訴幼兒不允許別人觸摸自己的隱私部位,不要跟陌生人走等防范潛在侵害的規定。
不少幼兒園表示,對學前兒童進行性教育啟蒙,特別是對于如何解釋隱私部位,“尺度”和方法是個很大的難題。而如何教育兒童,特別是女童保護自己的隱私部位,更難倒了一些老師。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幼師坦言,她不知道該如何跟孩子們表達,甚至說著說著“自己臉就紅了”。
不過,也有家長認為,讓孩子過早地接觸性知識,會讓孩子產生好奇心理,甚至模仿。
對此,性學家李銀河接受采訪時說,不用擔心過早的性教育會促使兒童“早熟”。“我認為性教育越早越好,作為科學知識不必躲藏,性知識過度匱乏會讓兒童產生好奇,甚至會發生扭曲的性心理。”
李銀河認為,兒童3歲時開始有性別觀念,這時性教育就應該提早介入,只不過不同年齡段,需要不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