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濟南8月20日訊(記者 滿倩) 近日,有媒體報道的《28名殘疾人登機遭山航拒絕 其他乘客另辟通道登機》引起網友熱議。
8月20日,齊魯網記者從山東航空公司獲悉,19日晚山東航空公司指揮中心已經作出通報,并及時妥善處理,27名殘疾人在經過航班所在的山東航空公司協調后,已經全部登機,飛回南京。
山東航空公司向記者回應稱,拒絕這27人登機是因為“當時這27名旅客中有9名旅客都是輪椅旅客,他們不肯將金屬拐杖交機組保管,根據相關規定,這種情況下登機是違章的,一旦發生緊急情況,無法確保他們快速安全撤離”。
微博報料:28名殘疾人登機被拒
昨天,網友“老佛爺的貓”在微博上曝料稱,“南京到桂林旅游的殘疾人車友團體今天在兩江機場過了安檢后卻被拒絕登機,從早上8點等到下午3點。機場解釋因安全緣故殘疾人恐怕難以逃生,安排了其他乘客另一通道登機。28名殘疾乘客逗留,有位阿姨聲稱被保安打傷,后由一位李經理賠償道歉。經過交涉,目前他們已經登機。”
“這個團隊實際一共27人,其中9人行動不便,共攜帶拐杖16根,其中醫用拐杖13根。”山東航空公司相關負責人向齊魯網記者解釋說,“這個團隊在機票代理處購買機票時沒有說是殘疾人,當時公司按照相關規定,出于安全考慮,拒絕承運。”
記者了解到,這27名殘疾人乘坐的飛機航班號為SC4728,原計劃該航班準點時間是12:30分從桂林起飛,由于此事,此航班一直延誤180分鐘,造成其他旅客無法正常登機。
拒絕將金屬拐杖交機組違反規定
20日,山東航空公司向齊魯網記者回應稱,一是因為殘疾人人數超過規定限額,由于一旦發生緊急情況,無法確保殘疾人士安全撤離;二是他們都攜帶金屬拐杖,工作人員為消除潛在安全隱患,要求他們登機后將拐杖統一交由機組管理,他們不同意,拒絕交管。”
據了解,根據2009年4月30日,中國民用航空局運輸司以管理文件形式頒布了《殘疾人航空運輸辦法(試行)》規定,第九條:航班上載運在運輸過程中沒有陪伴人員,但需要他人協助的殘疾人數為:航班座位數101—200個時,不得超過4名(含4名)。
同在現場的網友“向亞楠……”表示,“對于殘疾人的乘運是有規定的,二十三個殘疾人根本沒辦法一起上機,而且殘疾人團體要按五比一的比例增加陪伴人員,再按十比一的比例增加乘務員,等等……所以這么大的一個團體很難運的,如果安排不好如果發生緊急情況無法保證他們的安全。”
經協調后已全部登機
山航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航空公司執行民航安全規定,有些旅客不理解。我們希望能夠借此事的誤會,向廣大旅客普及相關政策。山航桂林飛南京的機型為波音737—800,座位100多個,根據《殘疾人航空運輸辦法》,殘疾旅客最多不超過4名。由于飛機的運輸條件特殊,因此對殘疾人這個特殊群體乘機有了相關規定,這也是為了保障殘疾人權益作出的規定。”
下午三點半左右,這27名殘疾人最終將金屬拐杖交由機組管理,飛機正式起航。
對于山航最終決定讓27名殘疾人登機是否也屬于違反規定呢?山航負責人解釋說,“27名中只有9個人屬于殘障人士,山航地服人員發現9名輪椅旅客要登機,告知按照規定最多只能承運2名輪椅旅客,其余7名可免費改簽或退票。經進一步了解與協調,其中2人只能作為輪椅旅客乘機,另外7人自己提出可以不用輪椅,由其他陪同人員在機上提供協助。按照規定,一是當時這9名旅客均是輪椅旅客,在這種情況下是違章的,其次,如果發生緊急情況,無法確保他們快速安全撤離。當時工作人員對相關規定和處理方案進行了解釋,但對方不理解、不接受。”
提醒:殘疾人飛機購票應打提前量
據介紹,根據《殘疾人航空運輸辦法(試行)》的規定,殘疾人包括視力殘疾、聽力殘疾、言語殘疾、肢體殘疾、智力殘疾、精神殘疾、多重殘疾和其他殘疾的人。而“具備乘機條件的殘疾人”是指購買或持有有效客票,為乘坐客票所列航班到達機場,利用承運人、機場和機場地面服務代理人提供的設施和服務,符合適用于所有旅客合同要求的殘疾人,但不包括擔架旅客。
根據規定,具備乘機條件的殘疾人需要航空公司提供供航空器上使用的醫用氧氣、托運電動輪椅、機上專用窄型輪椅等設施或服務時,應在訂座時提出,最遲不能晚于航班離站時間前72 小時。這樣,殘疾人就需要在購票訂座時留有充足的提前量,盡可能早地向航空公司進行咨詢,以便航空公司進行協調和準備,并通過其訂座系統或其他手段,確保該需求被記錄,并及時傳遞到相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