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垃圾箱就沒滿過,最頭疼的就是游客遍地扔!”嶗山景區一名保潔員對記者說。10月1日,記者報了個“嶗山一日游”,對游客文明出游作了一天的實錄觀察。
記者看到,在景區區間擺渡車和索道區之外需要游客徒步行走的區域,經常可見游客隨手亂扔紙巾、礦泉水瓶、水果皮等,景區內還不難發現煙頭。“嶗山景區是不允許吸煙的,可在停車場、餐廳商鋪附近吸煙,通常會被默許。”同行的導游小趙說。
在嶗山埡口風景區步行道與索道分岔處,記者注意到,不到10分鐘,保潔員老張拎著掃帚和垃圾袋,在幾十平方米區域內,來來回回撿了三四趟。在一處供游客休憩的石桌周圍,四五名游客隨口往地面吐瓜子皮,對近在兩三米的垃圾箱視而不見。在垃圾收集轉運站,記者看到,不到一上午時間垃圾就裝滿了一卡車,“都是我們保潔員打掃的,基本用不著從景區垃圾桶收集。”
在嶗山景區,大聲喧嘩等不文明行為也較普遍。爬山過程中不時見到家長領著孩子,手持剛剛買的特制口哨,邊走邊吹,聲音特別響亮、刺耳,令游客避之不及。
嶗山風景區管理局工作人員戰莉莉告訴記者:“我們所有的工作人員都分布在景區值班巡視,亂寫亂畫、打架斗毆等行為會在第一時間被制止,但亂扔垃圾、大聲喧嘩等不文明行為,難免管不過來。”
破窗效應
“你先等會拍,我擺個姿勢。”10月1日,煙臺月亮灣,來自濰坊的于麗君對男友說。接著,于麗君伸手摸著月亮老人的鼻子,“行了,可以拍了。”
為什么拍照要摸月亮老人的鼻子呢?“這都習以為常了,來個人拍照都會摸月亮老人的鼻頭,慢慢都給摸亮了。”月亮灣旁經營拍照攤點的王老板說。
“這沒什么吧。”于麗君的男友趙楊顯得無所謂,“大家都摸,我們也是看到別人摸,才確認可以摸的。”
無獨有偶。煙臺濱海廣場有幾尊銅雕,游客拍照時,也會不自覺地摸著雕塑秀一把,尤其是雕塑的某些關鍵敏感部位,已被摸得非常扎眼。“我都不好意思帶孩子來這些雕塑前玩,本來是藝術品,可被損壞的部位比較敏感,孩子要是問,我都不好意思解釋。”經常來濱海廣場遛彎兒的孫鳳梅說。
“我不覺得這是破壞公共財物。”于麗君說,“大家都這么做,我才這樣做的。這起碼表明這樣做是得到默許的,更何況這又不是文物。”
煙臺大學社會學教授李全生告訴記者:“大家應該聽說過破窗效應,一輛好車停在路邊一個月,也沒人動一下。一旦把車窗打碎,很快就會被繼續破壞甚至偷走。同樣的道理,一旦有人摸了月亮老人的鼻子,便會有更多人效仿,鼻子就會越來越亮,摸的人就會更多,進入惡性循環。”
煙臺第一海水浴場工作人員張海峰說得更實在:“沒人往海里扔垃圾,那么大家都自覺。但只要看到有人往海里扔垃圾,其他人就無所謂了,有點兒垃圾都扔海里或沙灘上了,所以,制止第一個往海里扔垃圾的人,是關鍵。”
忽悠誰呢
10月2日,記者來到臺兒莊運河古城,感覺這里很美,但美中也有不足。
門票價格偏高。160元一張門票,這在全國數萬景區、景點中都屬最高之列。尤其是去年以來,國內各景區連續兩次在黃金周降價,今年國慶前門票降價的景區更是多達1400多家,平均優惠20%,最高優惠50%,但承包臺兒莊古城旅游管理的公司并沒降價。而且,原本出臺的“每月第一周的第一個星期一,當地居民持身份證到古城門票10元”的規定,今年也漲到了20元。黃金周期間,當地居民到古城游玩,憑身份證人均門票100元。棗莊游客不解:臺兒莊古城是舉全市之力恢復、修建的,當地人卻享受不到優惠。
游客對環境衛生的保護意識不到位。記者看到,古城每30米有一個垃圾箱,但城內15公里河道、水巷的水面上,依然可見游客亂扔的塑料袋、塑料瓶。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塑料垃圾的隨手亂扔者并非不諳世事的幼童,恰恰大多是青少年。
廣告宣傳不慎重、有虛假。有關古城“七十二廟宇匯于一城”之說,現在并沒做到,有誤導游客之嫌。另外,今年國慶黃金周古城舉辦地方特色小吃,竟然將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很知名的小吃,通過編故事的方式,全都說成源于臺兒莊,忽悠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