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10月19日訊(記者 殷亞楠) 19日凌晨1點多,濟南市社會福利院,89歲的路世杰老人在睡夢中離世。他是濟南市社會福利院首位申請遺體(眼角膜)捐獻的老人,19日上午8:50,遺體接收單位齊魯醫院的工作人員將老人的遺體從社會福利院接走,眼角膜將給兩人帶來光明。
據濟南市社會福利院醫護科科長陳金蘭介紹,18日白天,護理人員還給老人打了吊針,到了夜里,護理人員發現老人處于昏迷狀態,喊也喊不醒。到凌晨1點多,確認老人離世。19日上午8時,遺體接收單位齊魯醫院的工作人員趕到濟南市社會福利院。四五十分鐘后,車輛載著老人,離開了他最后生活4年多的這個地方。
路世杰老人是2009年入住濟南市社會福利院的,入院時,老人85周歲。陳金蘭回憶,老人剛進福利院時,身體虛弱、衣服破舊,入院檢查時就發現他有高血壓和因腦血栓留下的癱瘓,所以老人入院后一直是全臥床。在福利院工作人員的悉心照料下,老人的身體情況比剛入院時好轉了許多,人也開朗了不少。后來,老人便萌生了要捐獻遺體的想法,覺得自己得到那么好的照顧,一定要回報社會。
老人表達了捐獻遺體的愿望后,2012年7月25日,陳金蘭來到濟南市紅十字會,為老人領取了遺體和眼角膜捐獻登記表,拿回院內讓老人簽了字,辦好了整個手續。“老人覺得自己身體不行,說要捐獻遺體的時候,把我們都感動了,他的思想很超前。昨天送走他老人家,心里也很難受。”陳金蘭感慨說。
據了解,濟南市社會福利院的主要職責,是接收照料濟南市內五區的“三無”(無家可歸、無依無靠、無生活來源)老人和智障人員。目前,在院老人220余名,80歲以上的約占六成。路世杰老人是濟南市社會福利院建院65年來,首位自愿捐獻遺體的老人。
目前,濟南市能夠有資格接收捐獻遺體的醫療單位有山東大學附屬醫院和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科研院校則有山東力明科技職業學院。而有資格接收捐獻眼角膜的醫療單位有山大齊魯醫院和山東省眼科醫院。
濟南市紅十字會事業發展處有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遺體捐獻遵循自愿、無償原則,有捐獻意愿的市民可到市紅十字會或轄區紅十字會進行捐獻登記。近兩年來,隨著市民傳統觀念的轉變、人們對遺體捐獻認識的逐步深入,前來咨詢登記進行遺體捐獻的市民也越來越多,“平均每天都有兩三人”。截至今年9月30日,全市遺體捐獻登記人數為1492人、已實現15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