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1月11日電 題:非婚人口性別比失衡 “剩男”話題引社會關注
作者:白琥
盡管11月11日儼然是打著“光棍節”旗號的“購物節”,但數據之下的中國“剩男”問題卻一點沒有狂歡的味道。
根據原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參與發布的《2012-2013年中國男女婚戀觀調研報告》,中國80后非婚人口男女比例為136:100,70后非婚人口男女性別比則高達206:100。儼然,“剩男”已成中國單身群體主力軍。雖然多數“剩男”“剩感”不強,尚未制造出足夠的社會話題,但在龐大而真實的數據面前,“剩男”問題正在持續發酵。
70后成“剩男”主力軍
記者在其就職的北京某網絡公司見到了李軍,這位生于1974年的山東男子是一名標準的70后,但在他看來,自己并不屬于“剩男”的行列。
39歲的李軍舉止成熟、談吐風趣,有著精干的外表和成功的事業。李軍告訴記者,他生活規律,不逛夜店,每日工作刻苦努力,但這些優點都沒能讓他逃離被剩下的命運。
從李軍的自述中記者了解到,他并不屬于“不食人間煙火”的類型,大學的時候,李軍先后有過兩位女朋友,畢業后的三四年中,也斷斷續續有過幾段感情經歷,但因為經濟條件、性格、家庭等原因,最終都沒能“修成正果”。此后,李軍抱著“天涯何處無芳草”的心態,把事業放在了第一位,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竟一直剩到了現在”。
隨著年齡的增大,李軍的父母開始按捺不住。“甚至有一個月,二老專程來北京幫我找對象。”李軍說,2013年6月,在父母的安排下,李軍一個月內相親十二次,對方條件好的也不少,但李軍一個也沒有看中,“也說不上為什么,就是一個人時間太長,加上工作忙,沒感覺了,看緣分吧”。
根據北京團委與北京青聯2013年4月發布的“剩男報告”,與李軍有相似經歷的“剩男”不在少數,他們年齡多處于28-39歲,其中碩士及以上學歷的達到37%,收入在15000元以上的占到29%。
當下,70后已成“剩男”重災區,相關數據顯示,30-39歲男性中有1195.9萬人處于非婚狀態,而同年齡段女性中有582萬人處于非婚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