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乳山育黎鎮于家村,一個月前,村民發現老隋在家挖出一條地道,還不時蝸居里面。
今春,老隋燒毀、拆掉了房子,家變成了廢墟。此后,他吃住在這堆廢墟上、睡在地道里。16日,記者趕到該村,得知老隋曾被診斷罹患精神分裂癥,后因沒錢而中途停止治療。
嚴冬已至,睡地洞的老隋,成了親人和鄉親們的一大塊“心病”,既擔心他的身體,還提心吊膽,因為不知道他還會“鬧”出什么事情來。
老隋曾是帥哥: 11年前不堪重壓失常,今年毀家挖洞穴居
16日上午,記者趕到乳山育黎鎮于家村“老隋”家中。這里已是一片廢墟,在前后左右整齊的民房環繞中,老隋家的廢墟很扎眼。
廢墟后的人家已經安裝了防盜網,因為他砸過窗玻璃。但是,“老隋不是壞人,我們不是怕他,只是安上防護網,免得被他發瘋時砸了房子”,屋后鄰居張女士說。
在沒有任何工具的情況下,在已成廢墟的“家”中,老隋用一雙手掀掉地面,挖出一條斜深兩米的地道,他的大哥隋德臣告訴記者,弟弟有時候會蝸居洞內。
當天上午記者趕到時,在自家廢墟上,老隋用磚頭支了鍋正在下餃子。大哥隋德臣說,弟弟曾外出到城市的工地做廚師,瘋了之后也保持著每天做飯的習慣。
談起老隋,村民紛紛嘆息。隋德臣說,弟弟年輕的時候,有不少姑娘托媒婆提親,說相中他的帥氣和實在,“我這個當哥哥的,當時都覺得特有面子”,隋德臣嘆息。
村民于女士說,“以前小伙子長得挺好,心腸也不錯,娶了個媳婦,也挺俊。可離婚后,小伙子就沒以前話多了。”還有村民回憶,上世紀90年代,老隋和村民一起收破爛的情景,“如果當天老隋收的破爛多,別人沒收到,他就會把自己的分給別人,是個挺熱心的人。可是,現在變這樣了,希望有人幫幫他”。
老隋變瘋,大約在2002年春,他突然有一陣子不出門,出門后就“瘋了”。總結老隋變瘋的原因,大家認為是多年生活壓力致瘋。
老隋今年50歲。20多歲時,他和心愛的姑娘結婚,婚后一直挺幸福。但妻子發現他沒有生育能力后提出離婚,為此,他曾多次去鄰村丈母娘家求情,試圖挽留妻子,但沒有成效。這使他一度消沉。
隨后,他外出到城市的建筑工地上做小工,也做廚師,后來又回到村中,和八旬老父住在一起。不幸再度降臨,2001年,老父親患老年癡呆癥,老隋照顧了近一年,期間,他又要外出打工賺錢又要回家照顧父親,老父親犯了病還常常大罵他。
失意的婚姻、打工的艱辛、久病的父親,重重壓力下的老隋終于在2002年春天扛不住了——因為忙里忙外,莊稼地里的農活沒趕上,在一年之計在于春的鄉村傳統價值框架下,昔日的帥小伙“愁瘋了”。
隋家不容易: 哥姐五個湊錢給“瘋弟”治病,但難以為繼
2002年,老隋初犯病時,兄弟姐妹曾湊出五六千塊錢給他治病,他被診斷為輕度精神分裂癥,持續了近一年的治療略有成效。但都在農村的兄弟姐妹們都不富裕,無力再負擔包括進口藥物在內的治療費,治療不得不停止。
11年來,一直是大哥隋德臣在空閑時給他送點飯,冷時給他添點衣。但精神失常的老隋常對兄弟姐妹破口大罵,“我真怕他再這樣瘋下去,親人們也快要放棄他了”,隋德臣感嘆。
瘋了的老隋,也給鄉親們造成了“麻煩”。同樣姓隋的一村民總結,“老隋心不壞,即便瘋了后也從來沒打過人,傷過人,但有時發瘋會拿小石塊砸別人家的玻璃”,“有時會搬走別人壘砌菜園的石頭”,甚至“把別家在山上立的墓碑挖走”。
村民們七嘴八舌的議論中,不是抱怨,也不是排斥,更多的是無奈。“我們知道他瘋了,不是故意闖禍了,但沒辦法,確實給我們造成不必要的麻煩了。所以就會去找他大哥,但是他也不聽大哥的話,他大哥一勸他不要闖禍,他就破口大罵,他大哥不容易”。
作為親人,隋德臣的家門常常在半夜被人敲響,時間長了,他就知道弟弟又闖禍了。半夜趕到弟弟家訓他、半夜去別人家賠禮道歉都是常事,“我也實在沒有辦法,如果每家被砸壞的東西我都賠,我也賠不起,只能不停地賠禮道歉或平時幫人搭把手,幫忙做點事,補償一下”,隋德臣感嘆。“天冷的時候,給他送去衣服和被子。剛一轉身回家,就又被他燒掉了。狠狠心再也不給他送,可是天一冷,又不忍心,還得給他送”,隋德臣也無奈。
隋德臣這一代有6個兄弟姐妹,老隋是家里最小的兒子,哥哥、姐姐們都讓著他,寵著他,當年最好的婚房都讓給了他。如今,隋德臣站在曾是村里數得上的好房子的廢墟上感嘆,“可是現在什么都沒了,整所房子全讓他毀了”。
隋德臣說,曾經兄弟姐妹都竭力幫小弟,但10余年過去,大家幾乎絕望了,也快要放棄了。“如今只剩我和他三哥還天天掛念他的饑飽冷暖”。隋德臣說,兄弟姐妹都不富裕,多數務農為生,年收入幾千元,實在沒法再集資給他治病了。
于家村村民: 老隋是“全村的心病”,希望有人救救他
雖然提起老隋這幾年的反常,村民紛紛抱怨,但在于家村從沒有村民因老隋偷菜、砸玻璃而打罵過他。
指著老隋正在下水餃的鍋,村民張女士說,“他每天做飯用的這些菜、燒的柴火,都是今天拿這家,明天拿那家的,我們看到了,就當沒看見。畢竟他也很可憐”。
村民于女士說,“其實他去搬別人家的石頭或碑牌,也受了很多苦,肩膀被壓彎了,渾身是病。要是不害這些病,他哪還用吃這些苦啊”。村民隋女士說,“當年好好的小伙子,現在變成這個樣,我們不會怪罪他,只是覺得可惜,希望有人能給他瞧瞧病”。張女士也插嘴說,“畢竟才剛50歲,也不算老,治好了還能享受幾十年的好日子呢”。
但老隋今冬的樣子,讓村民很擔憂。“看來今年病情加重許多了,今年春天把自己的房子拆毀、燒了。一個月前又開始在家挖地道,還不時蜷縮在地道里。地道里又陰又冷又濕,對他身體太不好了”,一村民說。
記者采訪當天,隋德臣和幾位熱心村民幾度提出要填埋地道,老隋輕則拒絕,重則揮動自己因挖地道受傷的手作暴怒狀。隋德臣說,他曾七八次半夜偷偷來到這處地道,試圖偷偷用土堵上地道,以免弟弟住在里面,但老隋發現后,都是大罵一頓,然后把他趕出去。
跟大家伙聊了一會兒,老隋也許累了,坐在地上,專心包水餃子。那些水餃飽滿精致,“只可惜人已經瘋了”,村民紛紛嘆息,只希望有人治好老隋,讓老隋好好度過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