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11月19日訊(記者 韓小偉 林剛) 膠州男子井某是資深游戲玩家,近日為了還車貸,將自己玩的8個游戲賬號賣了出去,得到3500元。錢花完了,他動起了歪主意:先是通過身份認證把賬號都“找”了回來,想接著轉手賣給他人。買家發(fā)現(xiàn)無法登錄游戲賬號,也打不通井某電話 ,于是報警求助。經(jīng)過調查,警方隨即將井某列為網(wǎng)上通緝逃犯。
井某,今年27歲,膠州人,平日靠給別人組裝電腦維持生計,閑暇時玩游戲賺個“代練費”。近日,他用了半個月時間,將8個游戲賬號升級到較高級別。11月1日,井某在一游戲論壇上發(fā)帖出售這8個游戲賬號,很快就有一名天津游戲玩家和他聯(lián)系,想出3500元購買這8個游戲賬號。這個價格讓井某很心動,他一咬牙,決定賣掉這些游戲賬號。接著井某和這名游戲玩家進行了在線交接,將賬號、密碼、密保問題及其他資料都告訴了對方,而這些賬號是用身份證號碼登記,無法更改,恰好那名玩家也沒有在意此事,僅要求井某保證日后不會拿身份證找回賬號,天津玩家張某隨即將3500元打到井某的銀行賬號上。
井某沒過多久就把錢花得所剩無幾,手里錢沒了,井某動起了歪主意,先是用自己的身份證號碼以忘記密碼為由通過身份認證“找回”了賣出去的8個游戲賬號,打算找機會再賣給其他人。
遠在天津的張某登錄不了這些游戲賬號了,立即詢問游戲客服,得知“賬號用身份證號碼申請找回密碼”,張某急了,立即聯(lián)系井某,想不到對方電話已經(jīng)關機。無奈之下張某撥打了110報警,天津警方經(jīng)過調查確定了井某的犯罪事實,并將井某列為網(wǎng)上逃犯。
不久,膠州警方找到了井某,據(jù)井某交代,他沒有固定收入,全靠給別人組裝電腦維持生計,卻很好面子,分期付款買了一輛十幾萬元的汽車,還辦了好幾張信用卡,平日里刷卡消費 。因為手頭緊,還車貸、信用卡都沒有錢,他才想到要賣掉8個游戲賬號。目前在警方的勸導下,井某投案自首。近日井某已被移交天津警方。
其實,通過網(wǎng)絡交易游戲賬號實施詐騙的事情不在少數(shù),此前記者采訪時就遇到過一件類似的事情。在即墨工作的李先生在網(wǎng)上同他人交談關于賬號買賣時,被對方套走了他的身份證號、充值記錄等相關資料,結果投入了5萬多元的游戲賬號被盜走。在發(fā)現(xiàn)被盜后,李先生報案,可他被告知,游戲賬號屬于虛擬財產(chǎn),由于沒有交易行為,需要估價后才能立案,而物價部門則表示網(wǎng)游賬號這種虛擬財產(chǎn)由于沒有相關標準無法定價。
對此,山東雅君律師事務所谷元山律師認為,游戲賬號等虛擬財產(chǎn)屬于個人財產(chǎn)應該受到保護,但是由于沒有明確的立法規(guī)定,具體價值的認定還不明確,因此保護虛擬財產(chǎn)的難點就在其價值的認定上。而在這起案件當中,井某將自己的8個賬號對外以3500元的價格出售,交易成功后又將賬號密碼通過身份證號碼找回,這就是盜竊他人財物的行為,以青島市目前的標準,盜竊2000元即可立案。
警方也提醒市民通過網(wǎng)絡進行類似的交易時,應慎重選擇商家,并保存交易記錄,如果發(fā)現(xiàn)異常要盡早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