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秋冬季節,濟南霧霾天氣頻發。馬上過年了,又到了煙花爆竹燃放高峰期,到時候空氣污染勢必加重,能不能禁止燃放?假使全面禁止燃放行不通,能不能在燃放的鞭炮個頭大小、數量上有所限制?
有市民建議煙花爆竹全面禁放
“目前燃放煙花爆竹弊大于利,我建議在濟南市區重新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刻不容緩。”昨天,濟南市民成洪旗建議。
他查閱相關數據發現,進入2013年以來,全國污染嚴重城市中濟南一直名列前十,污濁的空氣質量嚴重影響身心健康。“燃放鞭炮產生的煙霧加重了空氣中PM2.5的含量,產生的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氣體,都是有毒有害的。”從事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成洪旗告訴記者。
同時,燃放鞭炮產生的噪音污染,也往往會讓人心情煩躁,誘發某些疾病。據環保部門春節期間對鞭炮污染情況的監測結果顯示,燃放鞭炮地區的噪聲高達135分貝,遠超過人的聽覺范圍和耐受限度。“夜間,人們所能接受的噪音不得超過45分貝,也就相當于蛙鳴聲,這種高強度的噪音對患有腦血管、心臟病等疾病的病人來說危害十分嚴重。而噪音每增加一分貝,高血壓發病率也會相應增加。”成洪旗說,春節期間,高強度、高密度、長時間的噪音對健康的不利影響可想而知。而據報道,我省幾乎每年都有因放鞭炮,造成聽力受到嚴重損傷、或者肢體受傷、眼睛受損的事例。
烘托節日氣氛可換種方式
除增加PM2.5含量、誘發多種疾病外,成洪旗認為,燃放煙花爆竹還可產生固體廢棄物污染,嚴重影響了環境衛生。污染物會排放到周圍水體中,還會污染周圍河流。同時會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我也建議相關部門對春節期間燃放鞭炮提前掌控,早預防、早控制、早部署。”省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旁聽群眾代表辛安說,他也不贊成目前沒有節制的燃放煙花爆竹。“氣兒都喘不過來了,燃放煙花爆竹還那么重要?”辛安說,以前過年放鞭炮,最多放一掛小鞭炮就算過節了。但現在到了無節制的地步,“鞭炮一串就是一萬個頭,禮花100響,甚至向200響發展,整個春節城市就像進了火藥庫。”“我覺得烘托節日喜慶氣氛,并非只有燃放鞭炮這一種方式。”成洪旗說,盡管燃放煙花爆竹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但最近幾年社會禁止燃放聲音一直沒有停止。“過節只是一種氣氛,為何不改一改?我們可以放氣球、噴彩帶、燃放電子鞭炮。”
應限制鞭炮個頭、燃放時間和地點
“我覺得全民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禁不住,即便是以前禁止燃放的10年,也還是有人燃放,不如還是‘限’,只不過要限制鞭炮的個頭、燃放時間和燃放地點。”濟南市民吳明建議道。如何讓居民定點限時少放?吳明認為,首先從源頭上,生產廠家就應制造小鞭炮,同時添加輔料以減少煙霧,降低鞭炮的爆炸威力等。
辛安認為,除了限大、限多、限響,還應限制放鞭炮的天數,小年、年三十、初一、初二、初五、十五就可以了,其他時間應禁放。規定放鞭炮時間,除年三十外,其他時間應控制在早7點—晚10點,不應影響他人休息。限制放開門炮,機關單位一律不準放,企業和公司限放,甚至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