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濟南3月10日訊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活頻道《生活幫》報道,濟寧的李先生,給記者打來電話,說自己被人給害了,發生了什么事情呢,一起來看看。
"她從廚房里走出來,端著這么大個小碗,我看里面是黃色的,我不知道是硫酸。"
李先生今年三十多歲,家住濟寧市兗州區,一家三口過著普通的日子,沒想到上個星期天晚上,他突然被潑了一身不明液體,導致他的皮膚受到了大面積嚴重灼傷。
"她就裝作喝湯,然后慢慢的靠近我,猛的潑到我的身上。"
李先生說,事情不是發生在別的地方,而是自己家里,那到底是誰跑到李先生家里行兇呢?
"萬萬沒有想到,畢竟是十年的夫妻了。"
家庭矛盾 妻子下毒手
李先生回憶,當天吃完飯之后,他站在電視機旁邊,妻子在餐桌上,倆人離著一米多遠。
"他往這里走了一步,照著我的臉就潑過來,我本能的躲了一下,就潑到這里了。"
幫辦了解到,李先生跟妻子有一個十歲的兒子,家里日子并不拮據,那是什么深仇大恨讓妻子狠心這樣做呢?
"懷疑我有外遇。"
李先生說,自己在工地上開工程車輛,經常晚上加班,這導致妻子起了疑心。事情真的是李先生所說的這么簡單嗎?記者聯系上了他的妻子謝女士。
"他經常打我,家庭暴力。"
"他有外遇,他想跟我離婚,我沒有辦法只能這樣了。"
腐蝕性液體 來自市場
謝女士跟記者坦誠,她是從市場上購買的這種液體。
"用來刷廁所的。"
李先生已經報警,記者從當地派出所那里證實了這件事情,他們透露,這種液體可能是草酸或者是鹽酸,是從當地一家五金店購買的。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當中。
相信這件事情沒有那么簡單,發生這樣的事情肯定不是一個人的錯誤,但是,不管誰對誰錯,一日夫妻百日恩,再大的仇恨,也不至于用這樣的手段,這樣事情反而越來越糟糕。剛才片子當中也說了,不明液體是從市場上面購買來的,那,類似的液體能不能從市場上輕易就能買到呢?記者在濟南的市場做了個調查。
調查:類似化學品隨便買
記者在濟南多家五金化工店做了個調查,看看能不能在市場上買到類似的化學品。
"你這里有刷廁所的嗎?"
"草酸啊,有鹽酸嗎?"
"沒有,不讓賣。"
"三塊錢一斤。"
最終這位老板用380毫升的礦泉水瓶盛滿一瓶遞給記者,售價兩塊錢,在濟南市另外一家五金店里面,記者又一次輕易賣到了這種液體。
"我這里沒有鹽酸,有草酸。"
實驗:不明液體竟是鹽酸
當我們提出購買一瓶草酸時,這位老板從角落里翻出了一瓶淡黃色液體,稱這就是草酸,價格為三塊錢。那這兩種液體到底是什么?會不會對人產生很大的危害呢?記者找到了齊魯工業大學的教授。
經過實驗,杜教授得出結論,這兩瓶液體并不是草酸和硫酸。
幾番實驗之后,杜教授發現,這兩瓶液體的化學特征非常接近鹽酸。
"你看,溶解了,這就說明這很可能就是鹽酸。"
由于純度不同,兩瓶的顏色有差異。杜教授介紹,草酸的酸度最低,自然狀態呈現固體狀態,鹽酸的酸度比草酸高,這兩種酸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定的用處
建議:類似物品 家中最好不存儲
有一些市民習慣用草酸鹽酸洗刷廁所,杜教授建議,最好用專業的洗滌劑,因為這些酸性液體有一定的危險性。
"鹽酸會腐蝕我們的皮膚,但是相對于濃硫酸來說,腐蝕性要小的多,濃硫酸不是腐蝕,而是強氧化。"
由于類似的化學品對人有潛在的危害性,所以國家對它們有著嚴格的管理,根據國務院《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的規定,硫酸、鹽酸等屬于第三類易制毒化學品,購買的時候,應該到公安部門進行備案,銷售硫酸、鹽酸也得到安監部門進行備案管理,非法買賣的,由公安、工商、安監等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予以查處。
在這里提醒大家,生活當中最好不要用節目中提到的這些化學品,如果草酸和鹽酸,特別是鹽酸不小心弄到了大家的皮膚上,要用大量的水清洗,然后再用一些堿性物質比如肥皂蘇打水中和一下,如果是硫酸弄到皮膚上,要抓緊到醫院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