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4月8日訊(泰山區臺 孫建華)泰安市市民經過靈山大街靈山小區前,岱岳區畜牧獸醫局對過,會發現有一個牌坊,知其來歷的卻鮮為人知。
記者看到,牌坊上部有"圣旨"2個醒目字,經仔細辯認,中部有"旌表已故生員劉芳之妻聶氏節婦牌"15個字。牌坊兩側有對聯,左聯:柏舟矢志九天恩榮光萬年;右聯:松節成操一生芳節高千古。牌坊中部左側有乾隆元年(1736年)歲次丙辰立字樣,距今近300年歷史。
65歲的劉元海家居靈山小區2號樓,他告訴記者,聶氏是他們的老祖奶奶,19歲守寡未嫁,含辛茹苦把獨生子養大,考取功名并做官,后又教育5個孫子。其子借乾隆帝登基時,奏請皇帝批準,修建了牌坊。
劉元海說,牌坊原在靈山小區2號樓旁,舊村改造時將它移到靈山大街邊上,十多年前,族人劉元利自費焊接鐵欄桿,將其圍護。
"逢年過節,我們都在牌坊前燒紙錢。"劉元海的妻子說。
據《民國重修泰安縣志》載,聶氏為橋溝聶之璣女。
記者留意,《民國重修泰安縣志》記載聶氏為劉芬之妻,經記者和過往市民反復辨認牌坊和劉元海確認,有誤,劉芬應為劉芳。
據了解,貞節牌坊是封建社會為了表揚婦女的貞潔而立,比如長期孀居并且為教育或社會有一定貢獻的婦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