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近日,歷城錦繡川中心小學的12名貧困孩子多了幾十位“叔叔”或“阿姨”。濟南公交二分公司一隊和五隊的48名駕駛員和這12名貧困孩子結成了對子,他們將一直資助到孩子們小學畢業,為他們的生活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女公交駕駛員幫時義旗洗衣服。 本報記者 孟燕 攝
訊(本報記者 孟燕)近日,歷城錦繡川中心小學的12名貧困孩子多了幾十位“叔叔”或“阿姨”。濟南公交二分公司一隊和五隊的48名駕駛員和這12名貧困孩子結成了對子,他們將一直資助到孩子們小學畢業,為他們的生活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南山游玩,偶遇貧困男孩
每到六一兒童節的時候,城里的孩子們都會收到奧特曼、飛機、賽車、新衣服、旅游等禮物,但對于錦繡川中心小學的12名貧困孩子來說,這些禮物都太過奢侈。
不久前的一次南山旅游,拉近了濟南公交二分公司駕駛員們與南山貧困兒童的距離。當時駕駛員常皓、李學慧帶著自己的家人在南部山區游玩,當他們手中的礦泉水喝完,正想丟掉空瓶時,一位拎著塑料袋的小男孩伸著臟兮兮的小手索要空瓶。
“孩子也就10多歲,身材挺瘦小,眼巴巴看著我說‘叔叔,給我吧!’”常皓說,他看到孩子拿到瓶子蹦蹦跳跳地消失在人群之中。“那一瞬間心里挺難過,城里這么大的孩子都被爸媽當寶貝一樣寵著呢。”
后來,常皓到附近餐館吃飯時了解到,撿瓶子的孩子是錦繡川中心小學的學生,家境特別貧苦,孩子有時跑出來撿瓶子賣點錢。
這次偶然的經歷讓孩子才4歲的常皓好幾天茶飯不思。“俺們都是工薪階層,錢也不多,就想著能伸把手幫幫他們。”常皓將這種想法反映給了車隊領導,也得到了其他公交駕駛員們的積極響應。
全家收入靠一棵核桃樹
濟南公交二分公司五隊負責人李傳中表示,他們到錦繡川中心小學跑了三次,在學校的配合下,確定48位公交駕駛員長期幫扶12名貧困孩子。
在大山深處的小佛寺村,當見到10歲孩子時義旗的家庭狀況時,39路駕駛員王偉不禁嘆了口氣。用“家徒四壁”來形容一點都不夸張,兩間破舊的土坯房內只有幾件簡單的家具,即使是白天屋內也很暗。“夏天更難過,屋里漏雨,下雨得用盆子接著。”小義旗的奶奶說。
小義旗的爸爸精神狀況不好,媽媽離家出走,靠86歲的爺爺和76歲的奶奶撫養,他還有一個7歲的弟弟。“真是啥收入也沒有,就靠院子里的一棵核桃樹。”爺爺時殿雨感慨,他們每月有70塊錢的救濟費,每年就靠這千余元的救濟金吃飯。“衣服、鞋都是別人給的,什么都沒有。”不過讓人欣慰的是,兩個小家伙都很聽話懂事,學習也很勤奮,家里貼滿了他們的獎狀。
呼吁更多愛心人士參與
聽到王偉要資助小義旗,爺爺拉著王偉的手久久不肯放開,只一遍遍不停重復著“謝謝”。“看了確實心里不好受。俺們4個駕駛員資助這一個孩子,每個月都給些生活費,過節也來看孩子,休班的時候就帶著他去濟南看看。”王偉說。
常皓和10歲的宗成健結成了對子,小成健的媽媽2006年患癌癥去世,因為家里欠了不少錢。他的爸爸宗德水表示,家里靠種果樹為生,小成健還有個姐姐在讀書。“沒農活了就出去打打工,好幾年沒帶孩子出去玩了。”
常皓打算休班時帶著小成健去濟南動物園游玩。“南部山區有不少孩子家庭貧困,俺們48個人的力量有限,能幫助一個孩子算一個。”常皓說,他期望更多的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能加入他們的行列,讓這些貧困孩子也能過個無憂無慮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