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地下團伙省外接單省內排污 多次排入威海淄博等地

魯網6月18日訊 昨天,本報報道了外地有人將工業廢酸運抵章丘傾倒,本報記者走訪發現,這種跨區域的工業廢料違法傾倒事件頻頻發生,如淄博的李某偽造某化工企業的營業執照,對外宣傳做起低廉快速處理化工廢料的生意,實際上卻是對這些有害廢料進行非法傾倒。本身一噸廢料3000元的處理成本,在李某等人手中只要一噸150元,這足以誘惑相當數量的不良生產廠家,而這種地下利益鏈條的末端,卻是家禽直接被熏死、環境被嚴重破壞。負責食品藥品環境污染犯罪的淄博市公安局直屬分局,最終將李某等8人抓獲。6月初,經淄博市高新區檢察院提起公訴,李某等被告人分別被該區法院以污染環境罪依法懲處。
【現場】:專挑偏僻地段傾倒
李某,30歲出頭,某名牌化工大學畢業的高材生,曾經在淄博市一家知名化工企業從事某高薪工作。后來,從化工廠辭職,整日試圖尋找能一日暴富方法。
經過多方考察,李某將致富目標選在了幫助外省化工廠處理化工廢料上。憑借以往從事化工行業的經歷,李某深知化工廢料的處理需要有專業資質的廠家,而且無害化處理的成本非常高,一些企業為降低成本,甚至會偷偷雇人將廢料傾倒或掩埋。
同時,李某上網查詢,又查閱各種書籍,發現對污染環境行為的處罰不算嚴厲,被判刑的案件也很少,就產生了僥幸心理。隨后,李某偽造了浙江一家化工企業的營業執照,借以“低廉快速處理化工廢料”的幌子,實際上卻是對這些化工廢料進行非法傾倒。接下來,李某利用在化工廠時建立起的人脈關系廣泛撒網,四處推銷自己的“生意”。終于,山西一家化工廠的老板與李某取得聯系,希望能夠幫忙處理一批“漿渣高沸”,雙方簽訂了合同。
李某告知對方,可以隨時發貨,但必須在夜間11點至凌晨5點之間,并且要到達指定地點。他事先考察了淄川區境內幾個偏僻而人跡罕至的溝渠、荒地和山坡,并規劃了行車路線。
【誘因】:低處理費吸引廠家
很快,第一批化工廢料半夜到達青州,李某找來幫手,將貨接到位于淄川區農村的一個類似廢棄石料廠的院子里。據李某事后供述,當時本想對這批廢料進行簡單處理后挖坑掩埋,但感覺沒人會發現,傾倒完后就直接走了。
有過第一次嘗試之后,李某暗喜這種賺錢方式成本低、來錢快,隨后更加明目張膽。據了解,在整個過程中,為防止運輸途中被查封,李某又偽造了儲存、處置危險廢物的許可證和道路通行證。并找到表弟張某等7人負責具體實施,每個人都有細致的分工,分別負責接貨、運輸、押送、排放等各項任務。
截至案發時,山西該化工廠先后分4次運來6車共計350噸化工廢料“漿渣高沸”,李某均按照同樣的方式分別進行了轉移傾倒。這整個過程中,根據合同,山西該化工廠每噸“漿渣高沸”支付150元的處理費,最終,李某等人累積獲利4萬余元。
據了解,如果專業廠家處理一噸“漿渣高沸”,成本將在3000元左右,而李某僅僅收取每噸150元的處理費,山西這家化工廠節省了上百萬元的成本,這對一些不良生產廠家是一個巨大的誘惑。
【調查】:不停變換傾倒地點
今年2月份,淄博市淄川區某地農戶舉報,夜間被一股濃重的刺鼻氣味嗆醒,并伴有強烈的頭暈和嘔吐感,家中飼養的部分家禽被熏死。環保執法人員立即趕往現場,發現一處土坑內冒著嗆人的刺激性濃煙,旁邊還有340個鐵質大桶堆積如山,部分鐵桶已經倒空,其余桶內則依然存有不明化學廢料。
經檢測,這些物質是一種名為“漿渣高沸”的化學廢料,對呼吸道、眼睛、皮膚黏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吸入后可引起咽喉、支氣管痙攣、水腫、化學性肺炎、肺水腫甚至死亡。偵查人員發現,在每一處傾倒地都彌漫著有毒氣體,土地腐蝕嚴重,附近多人出現不適癥狀,動植物大面積死亡,造成環境損害污染價值250余萬元。
淄博市環保局立即將該案移交給負責食品藥品環境污染犯罪的淄博市公安局直屬分局,通過調取各個路段的監控錄像,李某主導的這場跨區域傾倒化工廢料案才浮出水面,最終幾名嫌疑人均被抓獲。
據當地公安調查,李某在每次作案前,會事先考察好傾倒地點,讓山西廠家發貨夜里到達,然后將廢料卸車后迅速離開。并且不在一個市卸貨,每次都會更換一個地方,先后分別在威海、淄博、東營等地傾倒這些化工廢料。
6月2日,淄博市高新區檢察院提起了公訴,最終,李某等多名被告人分別被該區法院以污染環境罪依法判處1年至4年6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山東商報記者 陳心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