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 7月18日訊 從今年年初開始,藥店可以試點銷售奶粉,德州市有15家藥店可申報試點。半年時間過去,德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尚未接到一家藥店的申請,原因何在?請看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山東新聞》記者的調查報道。
藥店試點賣奶粉,本是藥店可增加收入的好事,為什么大部分藥店沒有響應?據記者了解,德州市相關部門一直在力推這項工作,但成效不大。
德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流通監管科科長姜爾平說,“三方面的原因:經營奶粉的(因為)量少、面窄、不如超市大,所以進藥店的積極性不很大;藥店來講,進藥店還有一些要求,你不是專柜銷售,它要占經營場地,它的收入和支出不成正比,所以說也沒有積極性;第三是消費者都是從超市里買,從藥店買還沒這個意識。”
除此之外,由于奶粉不在醫保范圍,消費者付款時不能刷醫?,如果刷的話,藥店將違規,甚至面臨被取締藥店定點醫保資格的危險,這樣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奶粉進駐藥店。
德州市藥店經營者王女士說,“這個消費者來了就想刷卡,這類商品是絕對不能刷醫?ǖ,咱藥店里經營奶粉品種本來就少,單一,相比母嬰店、超市之類的,藥店根本就沒有銷售優勢。沒有利潤的買賣誰愿干!
對藥店試點銷售奶粉目前的局面,山東臺特約評論員解鵬認為重視奶粉質量關鍵在源頭上把控制量。
“奶粉進藥店銷售本身出發點是好的,是希望把奶粉等同于藥品來進行管理。充分展示了管理者對奶粉安全的重視,但是奶粉和藥品畢竟不是一個東西。作為消費者來講,還沒有習慣到藥店去購買奶粉,作為藥店來講,對于單獨陳列奶粉,而奶粉的體積有比較大,也會影響藥店主營業務的開展,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奶粉進藥店實際上對經營者和消費者之間都是很難以接受,很難找到切合點。所以就造成了奶粉進藥店,藥店不積極,消費者也沒有這樣一個習慣的局面,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重視奶粉的質量,關鍵不在于在哪買,關鍵在于從源頭上來把控奶粉的質量,在流通環節中能夠有效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