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濟南7月25日訊(記者 李瑞平 通訊員 張興波) "總算把這三人抓住了,可以喘口氣了。"23日,章丘市公安局明水第二派出所民警樊明告訴記者,經過近20天的連續偵查,在章丘瘋狂盜竊貨車電瓶和銷贓的三名犯罪嫌疑人被警方抓獲。就在被抓捕的前一天,其中實施盜竊的兩人已行至鄒平作案。

貨車電瓶屢被盜受害人稱小偷白天晚上都會作案
7月以來,明水第二派出所接到多起報警,稱自己家小貨車上露在外面的電瓶被人盜走。短短三日,報警數量達10起,同時,繡惠鎮、文祖鎮等地派出所相繼接到類似報警。有車主通過撥打12345熱線反映案件有關情況,訴說自己的遭遇,希望公安機關盡快破案,將犯罪分子繩之以法。案件發生后,章丘市局從局機關抽調16名包村民警,會同派出所、刑警大隊組成專案組,對該案進行偵查。
"盜竊人的膽子很大,白天、晚上都會作案,而且盜竊地點很隨機,有時在居民小區內,有時在路邊就動手。"根據報案人的陳述,犯罪嫌疑人毫不顧忌,隨時隨地都在找目標作案。通過對多處案發地點監控視頻的分析,民警發現,犯罪嫌疑人有鮮明的特點。"兩人開著一輛銀灰色面包車,都戴著帽子和口罩,并準備了多副假車牌和號牌遮布,有較強的反偵查意識。"
犯罪嫌疑人除了大膽外,還具有嫻熟的盜竊技巧。據刑警大隊民警史志強介紹,犯罪嫌疑人事先準備好了斷線鉗、扳子、剪刀等作案工具,發現目標車輛后,將連接電瓶的電線、護欄等絞斷,取走電瓶后便放在自己面包車里,隨機離開,整個過程持續不到一分鐘。碰上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的車輛,兩人幾十秒就能將電瓶盜走。
民警蹲守四天抓獲嫌疑人電瓶每斤3.2元被賣出
值得利用的線索并不多,專案組成員將所有電瓶盜竊案并案分析,通過對大量監控視頻的研判,終于發現犯罪嫌疑人的真實車牌號。與此同時,專案組民警深入案件高發區,走訪群眾,摸排案件線索,經過對三個鄉鎮上百名群眾的調查了解,初步確定了兩名盜竊者的身份。22日下午4時許,在經過四天的連續蹲守后,辦案人員掌握了兩人的位置,先后將犯罪嫌疑人張某某、王某某抓獲,并通過審訊,連夜抓獲收購二人所盜電瓶的犯罪嫌疑人張某。
經審訊,犯罪嫌疑人張某某,為寧家埠某村村民,早先從事廢鐵收購,家里比較富裕,后來因鐵價下跌虧了不少錢。作案前,張某某與寧家埠王某村31歲的王某某合伙開了一個配貨站,但兩人均嫌來錢慢,張某某便提議兩人盜竊小貨車電瓶賣錢。
據交代,從7月份開始,兩人輾轉明水、繡惠、文祖、高官寨、寧家埠、相公莊、刁鎮等地,先后作案70余起,盜竊小貨車電瓶112塊,涉案價值4萬余元。每次得手后,兩人便在凌晨以每斤3.2元的價格,將盜竊的電瓶論斤買給支宋村的張某,張某將電瓶破壞后,再提高價格轉手賣出。
在審訊中,當問到張某為何參與作案時,張某抽泣起來,不時搓著雙手喃喃道,"后悔,真的后悔,以后再也不干這事了。"
民警提醒:長時間停車盡量找停車場
民警在調查中發現,被盜電瓶的小貨車中,有七八成的車主都沒有對電瓶采取防護措施,給犯罪份子可趁之機。民警提醒,車主應提高防盜意識,給車輛安裝防盜報警器,長時間停車時盡量找有人看管的停車場,盡可能的采取措施減少被盜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