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來自廣東茂名的60多名初三畢業生,剛被招進一家職業高中,尚未正式入讀就被老師帶到東莞長安打暑期工,他們被老師冒用高年級學生的身份證件進入一家包裝廠。
該職校的帶隊老師昨日向南方都市報舉報稱,因工廠對待學生太過苛刻,他們于7月30日下午向勞動監察部門舉報該廠使用童工一事。勞動監察人員與廠方“密談”4小時后,決定次日再來調查,然而昨日凌晨2點多,工廠開始強行安排所有童工回老家,并阻止帶隊老師與學生碰面。
進廠:66名學生均未滿16歲
昨日下午,自稱來自茂名市世貿科技學校計算機專業的郭老師,向本報記者自曝內幕。其稱,6月21日,該校招生辦的張老師組織了66名學生來長安打暑期工,張老師還安排了該校四五名普通教師,隨隊管理這批學生,郭老師便是其中之一。
郭老師向南都記者出示了一份《暑期工名單》,上面記錄了66名學生的名字。其稱這批學生全部都是茂名當地初中三年級畢業,剛被張老師招生進入世貿科技學校,還沒有正式入讀。
“而且這批學生全部都沒有滿16周歲,由于他們沒有身份證,張老師幫他們準備了一批高年級學生的戶口本復印件,那些高年級的同學都滿了16周歲。”郭老師告訴南都記者,他們最開始試圖聯系長安的一些大廠,但對方發現學生當中存在童工,都不肯接收。
“后來有個朋友介紹我們去長安上角的瑞海泰包裝廠,這家廠的相關負責人說,他們跟長安勞動部門很熟,就算用童工也不會被查。”郭老師說,不過瑞海泰包裝廠為了穩妥起見,還是建議張老師弄了一批假身份證復印件,最終安排這些學生冒用他人的名義進廠工作。
反目:工廠壓低工錢引不滿
郭老師告訴南都記者,學生們在廠里做的工作很簡單,就是用膠水將裁剪好的紙板粘合成包裝盒,“他們很快上手,工作起來的效率絕不亞于廠里的那些老員工”。
然而郭老師表示,該廠鑒于學生們都是童工,故意壓低工錢。“每天累計工作時間達12個小時,有時甚至13個小時。”郭老師說,廠方一律按照每小時7元錢給學生發放工資,也不肯給帶隊老師發任何管理費或工資。
“廠里面其他的員工的工資,都是按照1310元的底薪,加每小時11.5元的加班費來計算的,這里面的差價可想而知,廠方明顯在故意剝削學生們。”郭老師說,他們多次呼吁廠方給學生們“同工同酬”的待遇,但遭到了廠方的拒絕。
郭老師說,瑞海泰包裝廠的苛刻條件讓帶隊老師們忍無可忍,他們最終想到向勞動部門舉報。
“說實話,廠方之前宣稱跟勞動部門有關系,我們倒想試試,看是不是真的有關系。”郭老師回憶說,7月30日下午2時許,他們撥打了12333熱線,向東莞市人力資源局舉報“瑞海泰包裝廠存在使用童工的行為”。
查處:勞動局約定次日來查
郭老師告訴南都記者,他們舉報沒多久后,來自長安鎮人力資源分局的幾名工作人員就趕到了瑞海泰包裝廠。
“勞動監察人員向我們簡單了解情況后,就跟工廠的負責人私底下會談,我們也不知道他們到底談了些什么。”郭老師回憶說,勞動監察人員與廠方一直談到30日下午6點多鐘才決定離開,“他們臨走時跟我們老師約定,叫我們31日下午4點半將學生約到一起,在工廠集中配合接受勞動部門的調查。”
郭老師說,他們當時沒有體會到勞動監察人員這一做法背后的“陷阱”。“我們還真的準備第二天約學生集合!”郭老師說,直到30日晚上有學生透露“廠方想把我們送回家”,老師們才知道“上當了”。
“學生們在工廠里一整晚沒睡,廠方連夜結清了他們的工資,不僅由原來的每小時7元錢增加到9元錢,還向學生們承諾免費把他們安全送回家,試圖收買學生的人心。”郭老師說,廠方還叫來了村委會治保會巡防員通宵維持秩序,阻止老師進廠與學生們見面,幾個老師于是整晚守在工廠門口。
郭老師說,直到昨日凌晨2時許,一輛旅游大巴開到了廠門口,隨后陸續將結清工資的60名學生安排上車,不顧老師們的阻攔,最終將學生送走。“學生們都沒帶手機,我們現在不知道他們有沒有被送回家。”
工廠保安:“昨晚領導忙著結工資”
郭老師掏出手機里的備忘錄告訴南都記者,其中張曉科、羅曉文和曾桂林三名學生陸續于7月25日前已經離職回家,廠方至今仍未發放他們的工資,共欠下5000多元。
昨日下午,郭老師的朋友帶著南都記者,來到長安上角的瑞海泰包裝廠,佯稱是張曉科的表哥,試圖幫張要回拖欠的工資。該廠一名趙姓保安表示“你們昨天晚上工資都結清了,哪里還有欠的?”記者提醒道“張曉科和另外兩個同學是提前回去的,還沒結清”。該保安打電話詢問領導后表示“你拿張曉科的身份證來領工資”,記者反稱“他們有沒有身份證你不知道嗎?”該保安表示“沒有身份證,你帶他廠牌再來領吧”。
南都記者隨后提出要聯系該廠負責人,保安表示“昨晚領導忙著結工資,忙到凌晨4點多鐘才睡,今天廠里臨時放假”,最終拒絕幫忙聯系工廠負責人。
“勞動部門很明顯在袒護工廠!”郭老師向南都記者提出質疑說,31日下午,長安鎮勞動監察人員來到工廠時,完全可以讓老師或廠方當場召集學生們接受調查,然而他們卻越到第二天,“顯然是幫工廠爭取時間毀滅證據!”
南都記者注意到,在長安鎮人力資源分局發布的相關通報中提到“廣東高州市工業理工培訓學校”,記者在網上搜索發現,根本不存在這個學校名稱。郭老師隨后向南都記者確認,他和勞動部門通報中提到的“周姓教師”,均是茂名市世貿科技學校的老師,“可能是我們張老師開始簽合同時隨便冒用了一個學校的名稱”。
勞動部門通報:
暫無企業使用童工的證據
2014年7月30日下午,長安鎮人力資源分局接到市勞動監察支隊的通知,稱廣東高州市工業理工培訓學校一周姓教師舉報,該校將65名學生安排到位于長安鎮上角社區的東莞市瑞海泰禮品包裝有限公司工作,其中有未滿16周歲的童工。我分局接報后,立即派出勞動監察員前往企業進行檢查。
分局監察員電話與舉報者周老師取得了聯系,要求其提供具體的學生名單及童工名單,但其不愿意提供具體名單,只是要求企業按東莞市最低工資標準結清所有學生的工資回家。經查,高州市工業理工培訓學校于今年6月份安排了65名學生到瑞海泰公司工作,此批學生中未發現未滿16周歲的童工,但發現有部分未成年工。我分局要求企業通知學校負責人前來長安處理學生事宜。當天晚上,企業按東莞市最低工資標準結算了此批65名學生的工資,并安排專人專車將所有學生送回了原居住地。
若舉報者認為學生工資計算存在爭議,或擁有企業使用童工的有關證據,可直接與我分局聯系,以便我分局進一步查處。
———長安鎮人力資源分局發布
“這批初三學生全部都沒有滿16周歲,由于他們沒有身份證,張老師幫他們準備了一批高年級學生的戶口本復印件,那些高年級的同學都滿了16周歲。”
———自稱來自茂名市世貿科技學校的計算機專業的郭老師
經查,高州市工業理工培訓學校于今年6月份安排了65名學生到瑞海泰公司工作,此批學生中未發現未滿16周歲的童工,但發現有部分未成年工。
———長安鎮人力資源分局
本版采寫/攝影:
南都記者 徐章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