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科585分,對多數學生來說,這已經是個很不錯的成績,可看到這個分數,想著未來的大學,淄博市高青縣常家鎮(zhèn)老五合村的高考生王韻卻高興不起來。她對撫養(yǎng)自己的姑姑說,“您也沒有工作,只有姑父養(yǎng)家還要還房貸,學費怎么辦?”
因疾病,一到冬天腳腫得像饅頭
王韻一出生就被診斷為“先天性脊椎裂腦脊膜膨出”,在腰上有一個大水泡,當時醫(yī)院只是做了簡單切除,給她留下了終身的后遺癥。隨著年齡的增大,王韻的病情越來越重,致使兩條小腿不一樣粗,腳也不一樣大。“每到冬天,左腳腫得像饅頭一樣,看著讓人心疼。”姑姑說。
10年前,王韻曾前往省城的大醫(yī)院看病,聽說就算花30萬元治療也沒有把握,家人只能無奈放棄了治療。
“這孩子命苦啊!”7月21日,王韻的姑姑對記者說,“兩歲半時,王韻的媽媽因為宮外孕耽誤了治療,導致大出血去世了。”對于媽媽,王韻只有模糊的印象,從小她就知道自己是一個沒有了媽媽的孩子。媽媽去世之后,爸爸要四處打工養(yǎng)家,除了上學,王韻就跟著姑姑過。
“我就把孩子當作親生的一樣看待,可孩子始終覺得自己是寄人籬下,經常把自己關在房間里不出來。”姑姑覺得這樣下去不行,就經常鼓勵她多與人交流。
在母親去世后,父親曾經重新組建了家庭,可繼母有過一段不幸的婚姻。繼母已經去世的前夫曾經患有腦癌,長期抑郁的生活讓她無力再給予王韻更多的母愛。

可王韻的不幸還不僅于此。2011年5月21日,父親在縣里的一個工地上突發(fā)腦出血,經醫(yī)院搶救后,還是成了植物人,并在7個月后永遠離開了人世。
兩歲半沒了媽媽,十三歲再失去了爸爸,王韻成了一名孤兒。
四年級時寫下“自立自強自愛自重”
王韻所在的老五合村是黃河灘區(qū)村,只要一發(fā)大水,河灘上的田地就會全部被淹,收成不保,家中生活一直非常拮據。父母走了之后,也沒能給她留下任何值錢的東西。
王韻告訴記者,這些年如果沒有姑姑的照料,自己可能早就被送進了福利院,根本不可能再體會到家庭的溫暖。
特殊的經歷讓王韻一直很懂事,從小到大都是班干部或者課代表。她知道,自己沒有別的道路,只能拼命地學習。因為自己的身體狀況,稍微需要體力的工作肯定做不了。“如果沒有學歷,自己在社會上將無法獨立生存。”
在學校與在家里。王韻判若兩人。除了拼命學習,她還積極參與班級事務的管理,同學們對她的印象都不錯,她也經常得到老師的贊揚。
可一回到家,王韻只是“唯唯諾諾”的小姑娘,除了姑姑以外,任何人她都不敢接近。因為從小受姑姑家的資助,這讓她有了“寄人籬下”的感覺,只要家里來了第二個人,她就會轉身躲進屋里。
姑姑一家的生活開支全來自姑父一個人,姑父在當地郵政局工作,一個月工資最多三千塊錢。王韻的遭遇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老五合村給她申請了低保,每月129元錢夠她拿來當生活費。
今年高考,王韻第一志愿填報了山東農業(yè)大學,學校的投檔線正式公布時,王韻有些失望,“今年的分數比往年高了不少,第一志愿沒有錄取。”現在,她把希望放在了第二志愿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她希望將來能學習中醫(yī)學和針灸推拿。
王韻的姑姑說,王韻還在讀小學四年級時,她就在王韻的一個小本子上發(fā)現,孩子重復地寫下了“自立自強自愛自重”這八個字。也許從那時起,王韻就知道她和別的孩子不一樣,自己的命運要靠自己的拼搏和奮斗來把握。
利群陽光助學繼續(xù)接受報名
今年的利群陽光助學行動繼續(xù)征集陽光學子,每人可獲助學金5000元。
報名學生須提供以下資料:(1)申請書或申請表1份(貼1張1寸近照);(2)身份證復印件1份;貧困證明1份(戶口所在地鄉(xiāng)鎮(zhèn)、街道以上政府相關部門出具);高考錄取通知書復印件1份(可在通知書到達后補交)。
材料郵寄地址:
濟南市濼源大街2號《齊魯晚報》利群陽光助學行動組委會;郵編:250014。聯(lián)系電話:本報熱線96706或0531-85193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