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親結婚一直是法律明令禁止的,一直以來,人們從無數事實中認識到血緣關系近的男女結婚,后代死亡率高,常出現癡呆、畸形和遺傳病。這不,24歲的女生小鄒由于父母近親結婚就遭遇了這樣的不幸,身為女兒身,她卻有喉結、嗓子粗、體毛濃密,甚至下體有一個“小雞雞”,這讓她自備了十幾年,隨著媒體的報道,也引起了網友們對近親結婚的關注,下面就隨小編一起盤點下那些由近親結婚引發的悲劇吧!
盤點父母近親結婚引發的悲劇
女孩變成“女漢子” 下體長出3厘米長突起物
現在越來越多的女生愛以“女漢子”自居,解釋自己的爺們兒行為或性格,不過在24歲的女生小鄒眼里,“女漢子”這三個字沉甸甸,她為此自卑了十幾年。
有喉結、嗓子粗、體毛濃密,甚至下體有一個“小雞雞”,這些事情都發生在女生小鄒身上。
小鄒是徐州人,還是孩子的時候,和周圍的女生無異,13歲的時候,第一次來了月經,不過從這時候開始,小鄒發現她與其他女生的差異越來越大了,和男生越來越像了。
首先,是她的聲音越來越粗,就像男孩子變聲期過后的情況。另外,她喉嚨中間的突出物越來越明顯,身邊的男生也都在這時長出了喉結,可作為女生,這樣的狀況讓她又驚又怕,盡量穿著高領衣服擋著喉結。更嚴重的是,她的“大姨媽”除了13歲的第一次之后,再也沒有來過。
而小鄒的身高也慢慢放緩了增長,停留在1.54米這個高度上。小鄒的臉上還長滿了痘痘,乍看之下,就是一個“油光滿面”的青春期男生。
最讓小鄒煩惱的是,她還發現了下體一個3厘米長的突起物。
“每次在外面上廁所,都很緊張。”小鄒說。
最近,小鄒到杭州市中醫院看自己的月經問題,因為她兩年前結婚了,特別想要一個孩子,不規律的大姨媽是個大問題。
小鄒也很想知道,困擾了自己這么多年的毛病,到底是什么病。
杭州市中醫院內分泌病科副主任醫師金劍虹給她做了染色體檢測,小鄒的染色體是XX,很顯然,小鄒是一個女人,為什么她身上有這么多男性特征?“她得了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金劍虹說。
這是個罕見的疾病,簡單地說,是由于皮質激素合成過程中所需酶的先天缺陷所致。得了這種病之后,雄性激素會分泌很多,導致了小鄒的男性化體征。
這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是一個遺傳病,“小鄒的父母是近親結婚,近親結婚生出的孩子很容易有各種遺傳病。”金劍虹說。確診了之后,金劍虹為小鄒開了藥方,讓小鄒每天服用。
“如果在懷孕的時候,做一個羊膜穿刺DNA檢測就可以發現胎兒是否有這個疾病。”金劍虹說:“如果孩子已經出生,早期也可以用新生兒滴血紙片法進行篩查。” (錢江晚報)
14歲少年患早衰擁110歲身體 父母近親結婚
南都訊印度少年阿里·侯賽因年方14歲,卻擁有110歲老人的身軀,這都是因為他患上了罕見的早衰癥,導致他的身體衰老速度較正常快8倍。他的5個兄弟姐妹都死于這一罕見的怪病,據稱全世界確診該病的患者僅有80人。
早衰癥(兒童早老癥)屬遺傳病,身體衰老的過程較正常快5至10倍,患者樣貌像老人,器官亦很快衰退,造成生理機能下降。病征包括身材瘦小、脫發和較晚長牙。患病兒童一般只能活到7至20歲,大部分都會死于衰老疾病,如心血管病,現未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只靠藥物針對治療。
阿里·侯賽因的哥哥4年前死去,現在他成了家中唯一的兒子。盡管早衰癥患者一般都活不過20歲,阿里·侯賽因卻不肯放棄希望:“我渴望活著,期待我的病有藥可醫。我不懼怕死亡,但我的父母太遭罪了。我希望為他們活久一點,我不想給他們再添痛苦。”
阿里·侯賽因的父母分別為50歲和46歲,是堂(表)兄妹近親結婚,共生育了8個子女,6個患有早衰癥,只有兩個女兒是健康的。其中4個患早衰癥的子女,在12歲至24歲時死亡。一個兒子在出生24小時內夭折,他也被認為患有早衰癥。
1983年,阿里·侯賽因的長姐出生,患有早衰癥。兩年后,阿里·侯賽因的哥哥出世,也患有此病。這家人多年尋醫問藥,由于此病罕見,醫生皆無法確診。阿里·侯賽因的父母也不停地“造人”,期望能生出健康的寶寶。直到1995年,才有醫生確診4個孩子患有早衰病。
21歲女孩身材矮小如7歲或因母親近親結婚導致
21歲,正是女子最美好的年華,樅陽姑娘李王琴卻幾乎成天把自己關在家里,很少出門,沒有朋友,也不愿意和別人交流。這一切,都是源于李王琴患有罕見的代謝疾病,21歲的她,身高126厘米、體重僅20公斤,說話聲都像七八歲的孩子。
李王琴的媽媽吳紅梅是一個普通的農婦,雖然才50歲,但家庭的貧困、女兒的“怪病”,接二連三的打擊已經讓她頭發花白,面容憔悴。當年,在雙方父母的堅持下,吳紅梅最終成了表哥的新娘。婚后,吳紅梅相繼生下4個女兒,從幼年起就有2個明顯比同齡孩子矮小,尤其是三女兒李王琴,身高、體形都“定格”在7歲時。
去年,身高不到150厘米的二姐成家產子,不料在被莫名的病癥折磨半年后,今年7月,離開了人世。沒幾天后,李王琴也開始出現嚴重腹瀉,整個人迅速消瘦。吳紅梅慌了,她決定帶三女兒到省里的大醫院看看,“我總不能一年里死兩個女兒吧。”
據小王琴的主治醫師、安醫大一附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代芳介紹,李王琴的部分癥狀符合一種名為“肝糖原累積癥”的罕見代謝疾病,但用此病又不足以解釋發生在她身上的全部癥狀。“我們醫院迄今為止從未收治過這樣的患者,她的病沒法用某種已知的疾病來概括,非常罕見。”
經過多科會診,醫生認為李王琴的病可能是父母近親結婚所致的基因缺陷。聽了醫生的話,吳紅梅沉默許久,淚從眼角滑落,道出了深深的后悔,“這是我這輩子最后悔的事,我們是真的不知道‘近親結婚’還會出這樣的事。”(中國網)
父母近親結婚姐弟先后發病 女子近15斤脾臟被摘除
高高隆起的肚子,看上去就像是懷孕了八九月的臨產孕婦,但實際上卻是患上了罕見的戈謝病。日前,博愛醫院成功為一患上罕見病的女患者摘除了重達近15斤的腫大脾臟,患者將在10余天后出院。據悉,此前患者曾被多年誤診。
父母近親結婚姐弟先后發病
在博愛醫院外科住院區,面容消瘦、年僅27歲的劉小姐露出了笑容,在摘除了近15斤的脾臟后,她表示,現在感覺自己“輕松了、面色也好了”。
博愛醫院風濕血液科主任醫師鞠文東介紹說,劉小姐患上的其實是罕見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戈謝病(原譯為“高雪病”,首次發現于1882年),國內目前還沒有相關數據統計,根據國際數據,戈謝病的發病率大約為1/50萬,其中,猶太人發病率較高。鞠文東表示,這是他在中山發現的第一個病例。
劉小姐告訴記者,2007年前后,自己在老家四川體檢時就已經發現了脾臟腫大的現象。“當時癥狀還不太明顯,對生活影響也不大。”劉小姐說。據她介紹,在過去幾年中,盡管存在脾臟腫大的現象,但一直沒有查明發病原因。
2011年,劉小姐順利懷孕,并在去年生下一名男嬰。但就在此時,她的肚子竟又再次“鼓起”,外人紛紛以為她又懷了二胎,但她實際上卻有苦說不出:原來是脾臟正在迅速長大。
據了解,劉小姐的父母屬于近親結婚,導致子女的患病幾率大大增加。除了劉小姐,她的同胞弟弟也存在著脾臟腫大的情況,曾經去上海就診,也沒結果。“他在比較小的時候就發現了脾臟腫大,但到現在情況還比較好,沒有長得很大。”
后續治療月花費或超過1.6萬元
鞠文東介紹說,在檢查中發現,劉小姐在入院時,脾臟已經特別大,“長到了盆腔里,幾乎就要露盆了”。據介紹,正常人的脾臟長度一般不超過12厘米,寬約5-6厘米,厚約3-4厘米,但劉小姐當時的脾臟已經長達46厘米,寬達25-26厘米,是正常人的四五倍,重量是正常的10倍以上。
受腫大的脾臟“吃血”影響,劉小姐在入院時血象也出現了嚴重減少的情況,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的含量都遠低于正常的水平。檢查中發現,劉小姐的骨髓中存在一種叫“高雪氏細胞”的特異細胞,檢查一種特異酶也明顯低于正常值,最后醫生斷定她患上了戈謝病。
“這種病是一種遺傳病,病因是患者身上缺乏一種名為β-葡萄糖腦苷脂酶的物質。”鞠文東說。在治療中,博愛醫院的醫生則建議患者先切除腫大的脾臟。
“手術的效果還是比較好的,患者手術第一天血液三大細胞就明顯上升,接近正常水平;第二天就已經達到了正常水平,第三天就可以進行正常的飲食了。”博愛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主刀醫生湯治平說。
對于劉小姐來說,日后可能還存在其他的風險,比如肝臟、腦神經系統也存在腫大的風險。據介紹,目前美國生產的一種酶藥物,可以進行替代治療,但費用卻極高,以每月口服兩支酶替代藥物計算,每月花費或超過1.6萬元。此外,目前醫療界也嘗試進行骨髓移植治療及基因治療,但仍處于探索階段。 (南方日報)
15歲女孩骨頭脆如80歲老人 或因父母近親結婚
新華社電 安徽省立醫院3日宣布發現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疾病:患者腿部嚴重畸形,腿往外歪,不能正常走路,而且小腿上下一樣粗,骨頭強度也如同80多歲的老人。
患者為女孩,15歲,經檢查,確定為“干骺端發育不良”,這是一種罕見的先天性遺傳疾病。據醫院骨科主任醫師尚希福博士介紹,有文獻報道的這樣的病例非
常罕見,目前全世界一共只發現20多個這樣的病例。國內還沒有具體的病例報道。
2月22日,專家為患者進行了手術,把患者的小腿骨頭打斷,對其腿部畸形進行矯正。但是“只能改變其畸形,術后不影響走路,小腿上下一樣粗卻不能手術治療”。目前還不能確定患者發病的原因,但是專家分析,有可能是由于患者父母近親結婚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