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某是一名浙江90后男生,沒有穩定的工作,專門冒充富二代,在網上欺騙女性感情,詐騙錢財。(視頻截圖)

在煙臺芝罘區人民法院羈押室,見到了這位這位張某,張某將自己塑造成一個放蕩不羈的公子哥。(視頻截圖)

記者查看了張某涉嫌詐騙的卷宗,發現張某的身份并沒有像他所說的那樣風光。(視頻截圖)
齊魯網9月19日訊 (山東臺 文藝)張某是一名來自浙江的90后男生,沒有穩定的工作,卻一直追求著奢侈的生活,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他開始冒充起富二代,專門在網上找精神空虛的未婚女性,欺騙感情,詐騙錢財。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法院在線》報道,近日,在煙臺芝罘區人民法院羈押室,記者見到了這位犯罪嫌疑人張某。張某告訴記者,自己今年25歲,一開始與49歲受害人李女士最初是有感情的,并未想詐騙。當記者對張某的用心提出質疑時,張某表示不想多說。對于詐騙資金的去向,自己一口咬定是用于償還賭債。
對于自己的身世,張某則向記者表述成是一個曾經家境富裕的富二代。父母曾經在江浙當地有四個企業,因為自己在澳門賭博欠下巨額債款,父母不惜賣掉了家里的產業。在與記者交流時,張某將自己塑造成一個放蕩不羈的富家公子形象:“我記得第一次欠下了732萬,這是第一筆欠外面高利貸的錢。最厲害的一次是去澳門,一夜之間輸掉了兩千萬。”張某說。
在芝罘區人民法院,記者查看了張某涉嫌詐騙的卷宗,張某曾在公安機關供述,自己曾多次通過網絡欺騙女性,其身份也并不像他所說的那樣風光,銀行卡記錄表明,多比款項被用于消費。
受害人李女士說,張某曾加自己QQ好友,但李女士拒絕,隨后張某又以有朋友QQ名與李女士相似,而加友成功,隨后兩人網絡聊天,張某將自己塑造成被父母遺棄、家境富貴的身世,還在網絡上發帖炒作自己,并誘導李女士查看。李女士相信后,張某又流露出渴望組建幸福家庭的愿望,虛構自己的電子廠需要墊資的理由,向李女士提出借款。
經過芝罘區人民法院依法審判,認定犯罪嫌疑人張某的詐騙行為成立,判處有期徒刑七年又三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五萬元。
芝罘區人民法院的法官告訴記者,近期該院已審理了多起類似詐騙案,受害人多是離異的中年女子和未婚女性,“不要輕易地相信網上的花言巧語,在選擇配偶的時候,應當謹慎擇偶。”(視頻來源:山東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法院在線》 原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