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事故導致化學品泄漏
這位負責人介紹,他們的生產是一個放熱的過程,為了安全起見,生產設備上有一個防爆片,按照常理,應該不會有這么大的泄露。
山東宏信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這次我們懷疑管道泄露,因為很熱,所以這樣了。”
泄漏化學品毒性有多大?
記者注意到,化工廠周圍有不少居民居住,甚至還有一所中學與化工廠僅隔著一條馬路。那這次鄰苯二甲酸酐的泄露,對他們的健康和生活有多大的影響呢?
附近居民:“我嗓子難受,都戴口罩。”
山東宏信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就是個生產事故,第一,沒有對員工造成傷害;第二,沒有對周邊老百姓造成太大的影響。所謂影響,對農田和莊稼有一定的影響,兩、三天后,對白菜表面留下斑點。”
這位負責人給生活幫幫辦的一份情況說明上寫著,經檢測,該物質PH值在6----7之間,呈弱酸性,低毒無味,常溫下難溶于水。可是這個數據到底是誰檢測的呢?
山東宏信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環保局化驗了,當場就化驗了,這上面就是化驗的結果,檢測的結果在環保局,杜局長那邊。”
記者再一次來到環保局,得到的答復仍然是正在調查,并沒有給記者出示什么檢測數據。如果這個真的是化工廠所說的鄰苯二甲酸酐,那對人的傷害到底有多大?這些化學品大范圍的覆蓋在居民和學生生活學習的地方,如果不小心碰到皮膚,或者這些粉塵被吸入人的體內,會有多大的影響呢?記者咨詢了齊魯工業大學的杜登學教授,齊魯工業大學教授杜登學稱,鄰苯二甲酸酐的酸性比人們使用食醋略強,毒性較小,如果不小心弄到皮膚上,可以先擦拭干凈,然后用水清洗。
現在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這些化學品大量的落到白菜玉米這些農作物上,還能不能食用呢?落到地里,對這些地會不會改變土地的酸堿性?當地部門是不是應該出一個詳細的應對策略,給老百姓普及一下這方面的知識,一來可以消除恐慌,二來,也盡量最大限度地減少此次事件對老百姓的影響。(視頻來源:山東廣播電視臺生活頻道《生活幫》淄博某化工廠生產事故導致化學品泄漏居民戴口罩遮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