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晨報記者 譚遙 報道
漆江來是渝北一家醫院的修理工,但這個大男孩知道,自己的真名肯定不是“漆江來”,江津也不是自己的出生地。
昨天,從市公安局傳來消息,經過再一次DNA比對,確認了漆江來的真實身份——真名叫王奎,出生在貴州習水縣。而這一刻,對這個20歲的年輕人來說太漫長,因為他等了足足16年。
修理工心中的秘密
漆江來依稀記得,1998年5月的一個下午,年僅4歲的他帶著妹妹與小伙伴在離家不遠的茶館前打鬧嬉戲。不一會兒,一名陌生男子來到面前,并強行帶走了他。在吃了一盤蛋炒飯,喝了一杯水后,他便迷迷糊糊地被抱上車,不知道走了多少路、轉了多少趟車,最后來到了一間陌生的屋里,成為了別人的孩子,取名漆江來。后來,他才知道,這個地方是重慶江津。
因為被拐賣時已能記事,隨著年齡的增長,漆江來尋找親生父母的愿望也越來越強烈。
今年2月13日,他登錄重慶“寶貝回家”網站,登記了個人信息以及童年的記憶:“媽媽是短發。房子外面有樹林,家里的房子是2-3層的樓房。綠色的防盜門。剛到街上就有噴泉,家外面有條小河。出門都是坐三輪車,很方便……”
血樣比對有了結果
市公安局刑警總隊打拐支隊民警很快就發現了漆江來尋親的信息。今年8月,漆江來到江北刑警支隊采集了血樣。
9月23日,經公安部DNA實驗室確認,漆江來的血樣比中貴州省習水縣公安局采集的王中書、袁光連夫婦DNA血樣,二者遺傳標記符合遺傳規律。據介紹,當時兩個血樣DNA的相似率高達99.99%,幾乎可以判定,漆江來就是王中書夫婦的兒子。
整條街迎接他歸來
26日一早,刑警總隊打拐支隊副支隊長樊勁松和寶貝回家網站志愿者們驅車4個小時,將漆江來送回了貴州習水縣。
王中書夫婦家所在的大街上人聲鼎沸,敲鑼打鼓,“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到了孩子回家”的大紅標語醒目懸掛。大家都替王中書夫婦高興,“16年了,老王夫婦不容易啊!”
王中書說,自從1998年5月兒子失蹤后,一家人感覺天都塌下來了。有鄰居認為,附近的河溝在事發前一天漲水,孩子可能被大水沖走。但王中書認為奎奎的妹妹都在,他不會被大水沖走,王奎一定還在人世間活著!這十多年,老王到重慶、四川等地打工,每到一處,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打聽兒子的下落。
王奎告訴記者,幾天前,當得知了自己的真實身份后,他急忙辭去了工作,一心一意想回貴州找親生父母。他表示,待老家的事情處理完之后,還會回到重慶工作,“16年了……我已經習慣了在重慶的生活,那里有我的朋友!”
重慶警方表示,目前正在對王奎被拐案進一步偵辦中。警方提醒,父母在孩子失蹤后,一定要立即就近報警,并采集父母血樣,以便警方進行DNA數據庫篩查比對,及時尋找到孩子。
(原標題:等待16年 他和生父母終于團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