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對老年人的關愛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今年,臨淄區投資400萬元,對四處農村敬老院進行維修改造,優化老人居住環境,提升老人幸福指數。
齊魯網10月20日訊(臨淄臺 楊蕾 呂聘)對老年人的關愛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今年,臨淄區投資400萬元,對四處農村敬老院進行維修改造,優化老人居住環境,提升老人幸福指數。
這兩天,敬仲鎮敬老院的老人們喜出望外。區、鎮兩級投資200多萬元,對敬老院的樓體進行粉刷,新修建了洗衣房、公共浴室,對房間內的家具用品全部進行更換,并結合老年人實際,在衛生間安裝了馬桶,配備扶手,從細節處體現對老年人的關懷。老人高光亮,現在敬老院的設備從屋內屋外比較齊全,洗澡有洗澡間,有男洗澡間,有女洗澡間。宿舍住的呢,有大壁櫥、沙發、茶幾子、電視廚,電視都是大的,從小換成大的,是越改善越好。
據了解,敬仲鎮敬老院1998年建成投用,至今已經16年,老化的建筑、設施越來越不能滿足老人的需求,尤其是在冬夏時節,這一問題更突出。敬仲鎮敬老院院長田希忠,原來呢,老人夏天屋里比較熱,用風扇給他們防暑,溫度降不下來。冬天供暖這一塊,因為設備老化了,冬天最高室內溫度達不到18度。所以這次黨委政府積極爭取上一級各級政府的支持,投資近200萬,對以上幾項進行了徹底改造。
改造中,臨淄區投資74萬元,首次為敬老院安裝了中央空調,每個房間都可以自行調節房間溫度,使老人的居住環境上了一個大的臺階。老人高光亮,現在政府看待我們這些老人,就和自己的親老的一樣看待,每天都來走訪走訪看看俺,問問生活怎么樣啊,住宿怎么樣啊,冬里吧,現在上的中央空調,冬暖夏涼。
同樣感到高興的還有朱臺鎮敬老院的老人。今年政府投資70多萬元,對敬老院的餐廳進行了重新修繕,原來的木質吊頂換成了石膏板,門窗進行加固擴寬,給老人營造更舒適明亮的就餐環境。同時,新翻修了院內道路,修建的文化長廊,給老人提供了休閑娛樂的去處。老人韓其林,現在還有三改造,哪三改造呢?就是這個飯廳,就是這個房間,和新鋪的這個路。首先政府對我們老人的關懷,由政府給我們打造的平臺。我們這老人,在這里站的很穩,很娛樂很好。
今年,為提高五保對象供養水平,臨淄區投資400萬元對基礎設施比較薄弱的朱臺、皇城、敬仲、齊都四處鄉鎮敬老院進行了維修改造,并通過多種措施確保資金落到實處。臨淄區民政局養老中心科長李春艷介紹,這筆錢怎么用,我們要求要通過政府招標,公開招標的形式,這樣使這筆錢用的更透明,使這筆資金呢,切實的用在五保對象的身上,提高五保對象的供養水平上。
“十二五”以來,臨淄區、鎮街兩級財政累計投入3800萬元,用于敬老院基礎性設施建設。目前,全區12處敬老院共設計床位1164張,收住五保老人、社會供養老人578人,集中供養率達到100%。臨淄區有2家敬老院被評為全國三星級五保供養機構,9處敬老院被評為二星級五保供養服務機構。臨淄區民政局養老中心科長李春艷,以后各鎮敬老院,如果有條件還是要繼續增大對敬老院的投入,改善五保老人的居住環境,包括他們的硬件設施和內配方面。在軟件這塊,下一步區里要舉辦養老護理員初級培訓,敬老院的護理員也要做到培訓,持證上崗,提高敬老院里護理員的護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