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濟南10月24日訊(山東臺 唐福晨 劉洋 李永峰)體內被扎12根縫衣針的女嬰小子萱牽動著大家的心,22號,山東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民生直通車》記者跟隨小子萱的家人一起來到北京,家人把小子萱帶到北京兒童醫院,醫院接收了小子萱,下一步,該怎樣進行手術,醫院各科室專家多次會診,目前,正在準備取針方案。
22號下午5點左右,小子萱一家人來到北京市兒童醫院急診科,了解到小子萱的病情后,醫生建議先給小子萱拍張CT片。
等到小子萱睡著,喝完做CT的藥后,小子萱被推進了CT室,影像學檢查診斷報告單顯示,扎在小子萱體內的12根縫衣針主要集中在肝、脾、左腎、腹腔、腹壁軟組織、臀部軟組織、左側大腿內側軟組織等部位,其中有些針對小子萱來說十分危險,自從一家人來到醫院后,醫生就把小子萱按急診來處理,即使是晚上,也不讓家人帶小子萱離開醫院。
因為北京兒童醫院床位緊張,一時騰不出床位,22號晚上父母倆抱著小子萱在急診大廳里坐了一夜。23號上午,小子萱的母親顯得有些疲憊,一想到受罪的女兒,母親就放聲痛哭,趕快取出縫衣針成了父母倆最大的愿望。針對將來的手術一次要取出多少針,醫生和小子萱的父親范光生產生分歧。一位醫生告訴記者,因為小子萱只有11個月大,全部取出這12根針可能會對嬰兒造成生命危險,而且有些針不是扎在關鍵部位,留在體內也無大礙,但父親范光生希望,最好能一次把所有針取出來。
北京兒童醫院醫務處負責人陳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自從接到小子萱后,醫院組織急救中心、ICU、基礎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影像中心、超聲科、麻醉科等相關科室有經驗的專家,進行了多次細致、縝密的會診,制定進一步的診治方案。現在來看,小子萱病情穩定,昨天下午,醫院把小子萱收住在基礎外科病房。
陳暉告訴記者,手術取針的原則是在盡量不給患兒造成更多組織、臟器損傷的前提下施行。患兒年紀小,體內針多,一些針位于非常敏感或重要的臟器周圍,取針時需做好各種應變的準備。經過和小子萱父母倆協商,夫妻倆同意了醫院分次取針的建議。要想取針,首先得確定針的具體位置,可這些針在不斷游走,而且小子萱總是哭鬧,這項工作進展起來也比較緩慢。今天上午,母親劉玉香抱著小子萱,又給小子萱做了一次彩超。
彩超拍完后,小子萱被母親抱進了基礎外科病房,由護士照料,拒絕外人探視。即使是父母,也只能在規定時間看望女兒。至于什么時候做手術,只能等待院方的通知,父親范光生只能干著急。
今天下午2點多,不幸再次傳來,小子萱的舅媽在家中吞服農藥,被家人發現后立即送到鎮衛生院進行搶救,之后轉到縣人民醫院繼續搶救,最終搶救無效死亡。據鎮衛生院副院長周忠利介紹,搶救過程約20分鐘,醫生對她進行洗胃,確認她喝下的是有機磷劇毒農藥。服毒原因尚不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