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董宏磊 孟祥祎
每當談及濟南的業余足球圈,有一個人的名字不得不提,他叫梁彬。
并不是說梁彬的球踢得有多么厲害,而是因為他是“老車間”球館的老板,他擁有兩處用廠房改造的室內足球館,他為濟南喜歡踢足球的人提供了兩處設施優良的場地。
投資室內球館就是想踢球
梁彬坦言,當初之所以想辦“老車間”室內足球館,就是因為想踢球,“現在的健身場所大多是機械健身,我和很多朋友更喜歡踢足球,所以就想起來辦一個室內五人制的足球館,一來自己能玩,二來能掙點錢也不錯。”
做“老車間”讓梁彬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財力。他找了一家廢棄的廠房,投資了“老車間”的第一家店,在把3塊標準五人制人工草皮球場的設施安裝好后,已經花費了梁彬100萬元。今年8月,“老車間”分店基本搞好了。這家分店除了兩塊標準五人制人工草皮球場外,還有一塊每平方米造價300多元的實木籃球場,這下子又讓梁彬掏了80萬。
在濟南的室內足球館里,“老車間”的設施和場地標準屬于比較高的。梁彬坦言,“之所以投入這么大,就是為了提高檔次,提供更好的服務,讓球友們有個良好的環境。以人工草皮為例,標稱可以用七到八年,如果室內的話可用時間還能更長一些。不過,這只是標稱而已,我第一家店的草皮只用了一年多,已經有地方破損了,需要再投資進行修補。我估摸了一下,為了保證良好的使用感覺,整塊草皮最多用三到五年就該換了。
正是有了這樣的經營理念,讓“老車間”吸引了很多愛踢球的人,“我的兩家店都在東邊,算是城郊了,但是段店、長清和章丘的球友經常來踢。”
室內球館反映城市足球熱度
“如果一天都沒來踢球的,那就賠錢了,必須達到一定的使用率才能保本,再多出來才能掙點錢,不是想象得那么簡單。”因此,梁彬的“老車間”費用比普通室外場館要高不少,“我這里一塊場地一小時費用是200元,會員能打七折或八折。”
在梁彬看來,濟南業余足球的熱度相對于青島、天津、廣州等足球火熱的城市而言屬于“不溫不火”的類型,這跟濟南室內足球場的熱度是掛鉤的。“據我所知,廣州室內足球場有很多,而且每一家生意都很好,這跟整個城市的足球氛圍有關,恒大和富力在廣州,有利于提升廣州的足球熱度。”
“濟南足球愛好者一般是下班后湊在一起踢球,晚上6點到10點踢球的人較多。周末的話,一般在星期六人很多。”
在梁彬看來,室內足球館火與不火還跟天氣有很大關系,“室內場館有自己的特點,跟天氣有很大關系。冬季是旺季,春秋季一涼快,人們就去戶外運動了,到了夏天天氣一熱,如果室內場館有空調,人們又會回到場館里。以一年為周期來說,算是不溫不火吧。”
濟南室內球場還是比較少
相對于龐大的足球人群而言,濟南的室內足球場館還是偏少。梁彬給記者算了一下,“我的兩個場地里有5片場地,而整個濟南的室內足球場滿打滿算總共13片場地。這肯定滿足不了濟南足球愛好者的需求。在濟南,如果1000個人里有一兩個踢球的,那也得有好幾千人踢。”
包括“老車間”在內,濟南絕大多數室內足球館都面臨著相同的問題,那就是場地大多在市郊,離市區比較遠,“主要問題還是在房租。我是個人投資,房租上漲就意味著投入資金上漲,所以,搞這個也是冒著一定的風險。”說起自己的困難和擔心,梁彬面露憂色。
梁彬是個商人,更是個足球愛好者。“我辦了‘老車間’之后,最高興的是看到很多三四十歲的、單位上的人成幫結伙來踢球。他們的裝備都是新的,一看這些人就是很久沒踢過,而今重新回到球場上的。看到他們,我就覺得自己做得很值,最起碼能從民間促進一把濟南的足球運動。”梁彬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