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永報道 “我們希望引進像穆里奇、孔卡和埃爾克森這樣的外援。”這是魯能俱樂部對外援的期待。因為恒大的強勢崛起,因為恒大外援在亞冠上的精彩表現,恒大的外援的確讓魯能羨慕嫉妒恨。
只是,把穆里奇、孔卡和埃爾克森交給魯能,魯能也未必能夠充分發揮這三名外援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魯能也不是沒有高水平外援,像奧比納在巴西聯賽中的名聲就遠大于穆里奇,洛維更是曾入選巴西國家隊身披9號球衣,這也非埃爾克森所能比擬的,同時,皮斯庫里奇和孔卡還曾經是隊友。但在魯能,奧比納成為了“水貨”,洛維獨木難支,皮斯庫里奇只能混跡預備隊聯賽,魯能外援的病根,究竟出在哪里呢?
混亂的戰術體系設計
外援的發揮,取決于俱樂部管理、球隊文化,以及球隊的技戰術體系,其中在球隊教練體系和技戰術體系方面,魯能存在極為混亂的局面——最近4個賽季,魯能已經更換了6位主教練,而且戰術打法各不相同。
2009賽季之前,魯能堅持的是技術流的配合進攻,2010賽季,伊萬的到來改變了魯能的固有戰術體系,他更注重防守,進攻則完全依靠球員個人能力;2011賽季,伊萬下課,馬季奇和巴博薩先后上任,球隊打法更加混亂,期間馬季奇和萊昂沖突,個別中方球員和巴博薩的矛盾都顯現出來。2012賽季,魯能引進了滕卡特,他注重速度,強調攻防節奏,但到了2013賽季,安蒂奇卻在戰術上復古——注重邊路,球隊也回到了相對拖沓的節奏中。如今,安蒂奇又在魯能備受爭議。
我們很想問的是:魯能到底有沒有一個相對完善的戰術體系設計,并依此來聘請相應的外教呢?
和不斷變換的教練以及不斷變換的技戰術相對應的是,魯能的外援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萊昂、奧比納、西芒、皮斯庫里奇和洛維都是魯能這幾個賽季引進的優秀外援,但伊萬在2010年引進的萊昂,卻在2011年馬季奇執教時與馬季奇爆發矛盾并提前離開;2011年引進的奧比納,卻不受2012年主帥滕卡特的重視——滕卡特要求快,奧比納實在快不起來;2012年中期滕卡特引進的西芒和皮斯庫里奇,在安蒂奇到來之后被趕走一個,荒廢了一個;洛維則是俱樂部力主引進的,卻在安蒂奇手下處境尷尬,來自魯能俱樂部和魯能球員的消息稱,魯能基本上從未制定過圍繞洛維的技戰術體系。洛維現在很著急,但尚沒有暴露出不滿,但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洛維的情緒遲早會爆發。
混亂的教練聘請體制,和不斷變幻的戰術,折射了魯能最近幾年在管理上的問題,魯能在球隊教練聘請和球隊戰術體系設計上,完全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這個問題解決不了,魯能哪怕聘請再好的外援,也很難讓外援“如魚得水”,反而會讓外援感覺“如鯁在喉”。
一個觀點是,在本賽季末引援之前,魯能的重中之重是敲定相應的戰術體系,或者,在引援之后,根據外援的特點來梳理戰術體系。
管理硬傷亟待解決
魯能的管理的確是其最大的硬傷,其中缺乏專業化的管理團隊尤為關鍵。記者多次以不同方式呼吁,魯能需要建立一個專業管理團隊,或者技術官僚團隊,作為俱樂部最堅實的基礎,方式可以通過外聘、退役球員提拔、高校招聘等方式,如此,哪怕魯能高層不斷變換,但穩定的技術官僚團隊可以保證魯能在戰術體系上的延續,也保證管理制度的延續。但實際上,魯能延續的仍舊是固有的國企管理思路,多方呼吁的專業化管理并沒有得以實現,魯能俱樂部引進的唯一一名專業管理人員吳金貴,目前也在上海養病。
魯能在球隊管理上的獎懲不明、吃大鍋飯的現象也非常嚴重。從去年到今年,魯能多名年輕隊員乃至當打球星在合同問題上和魯能產生了分歧,至今仍有部分93和95年齡段球員沒有和魯能續約或簽約。據悉,薪酬體制讓這些球員怨言頗多。
實際上,本賽季魯能已經大幅度提高了年輕球員的薪水,很多連預備隊都無法參賽的球員,底薪都達到了百萬級別。據一家俱樂部負責人介紹,賽季中期他們試圖引進魯能一名年輕球員,卻發現根本無法支付他的薪水,而且這名球員寧愿連預備隊都打不上也非常不愿意離開魯能。
所以面對年輕球員的“大胃口”魯能俱樂部極為委屈,這里面有外在的原因,如恒大的爆發式投入讓中超薪酬制度出現泡沫化,但問題的關鍵是,魯能獎懲機制非常不完善,吃大鍋飯現象普遍存在,臃腫的一線隊導致球員看不到希望,這些問題集中存在,并最終在薪酬方面得以體現。
“自己培養的球員表現好,薪水也趕不上內援,就全隊而言,球員表現差也沒有相應的懲罰,不努力的球員照樣拿高薪,努力的球員希望也渺茫,重獎和重罰,到現在還沒有實現。”不止一名魯能方面的人士對球隊現狀頗為無奈。
精兵簡政,嚴格獎懲,對魯能來說勢在必行,在劉宇上任后他也已經著手解決這種問題,但顯然還沒有取得滿意的效果。更重要的是,這一管理上的硬傷導致球隊根本無法形成一個穩定的團隊,也讓球隊凝聚力出現問題,而沒有一個穩定、順暢、團結和效率的球隊管理模式,魯能外援自然無法充分展現自己的實力。
一個月前,魯能新基地投入使用,其設施可以媲美世界足壇豪門,很多人感慨:“球員如果再不好好踢球,真的對不起俱樂部啊。”但真正的關鍵是,魯能需要這樣超豪華的硬環境,但更重要的是創造一個非常好的軟環境。
球員站著踢不是錯,換成你我能站著踢能拿高薪,誰也不會跑著踢,錯的是那些讓球員站著踢的人。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