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3日,北京工人體育場的冷夜里,在中國職業足球頂級聯賽堅守了17年的青島中能降入了中甲,這意味在2014年的中超版圖上青島將暫時消失一個賽季。就在降級的同時,青島中能足球俱樂部也對外宣布,來年一定要重返中超。沖超,不可以只是一句口號,折騰了一個賽季的中能需要用實際行動來實現對自我和對足球城的救贖。本報也將從今天開始推出系列報道,盤點過去一年的得失,給新賽季想要沖超的青島中能提出一些中肯的建議。
在中超有一句話,一個賽季敢兩次換帥的俱樂部,距離降級就不遠了。青島中能連續兩個賽季經歷了兩次換帥,2012年實現了自我救贖,2013年卻終于難逃降級的命運 。可以說 ,整個2013賽季中能之亂的核心問題,正是圍繞主教練張外龍的起伏與離開所展開的,選帥不力,是導致中能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個中問題值得深思。張外龍可謂中能接手9年以來最有代表性的教練,他的成敗也可以給中能未來的選帥帶來一些啟示。
戰術要對頭巴卡悲劇緣何重演
2013賽季,中能一共經歷三位主教練:張外龍、李應發和戈蘭·斯特瓦諾維奇,其中李應發作為過渡人物,是俱樂部的無奈之選。拋開主教練的能力,單從其戰術適應程度來講,張外龍是明顯要優于戈蘭的。
與上賽季的巴卡和本賽季的戈蘭強調控制球相比,張外龍的7秒理論與中能快速反擊的打法可以算是完美契合,而本賽季開始之初,他又提出了“丟球后4秒反搶”的要求,更可以算是“7秒理論”的加強版。
應該說,打法本身并沒有優劣之分,更重要的是因地制宜,張外龍所做的是在短時間內提高球隊的戰斗力,而兩位前南教練更強調對球隊的改造,相對需要更長的時間。這一點,也是只有8場比賽機會的戈蘭,難以挽救中能的重要原因。
對自身和對手有非常細致的了解,能夠制定有針對性的戰術 ,這一點一直是張外龍被外人所津津樂道的。從執教中能的第一場聯賽開始,張外龍便堅持到現場觀看下一個對手的比賽,深入了解對手的打法,并且在備戰中做出有針對性的準備,這一點幫助他在3個賽季都能夠迅速進入角色,取得相對較好的成績。2011賽季雙殺魯能,2012賽季戰勝恒大,2013賽季取得開局三連勝,都是典型戰例。
無論如何,中能在經歷了2012賽季巴卡的失敗牽手之后,卻再度選擇了強調控制球戰術的戈蘭,也為球隊最終沒能在短時間內取得需要的分數,埋下了隱患。
【建議】對于目前的中能來說,有足夠的時間來選擇合適的教練,總結曾經的經驗教訓,在正式簽約之前與主教練有更加充分的溝通,包括雙方的戰術打法到底是不是真正契合等等,而不要僅僅通過幾盤錄像帶而盲目下結論。
管理要鐵腕會握手也要會發火
很多外教在中國執教會遇到比國內教練更多的麻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球員管理。這一點,也是張外龍和中能之間的重要爆點。
2011賽季,因為有足夠好的成績,中能隊員和青島球迷對張外龍信任有加,他也會適時與俱樂部對話,幫隊員們爭取加獎金。2013賽季,張外龍對球隊特別是外援已經開始失控,此時他更多地選擇不去觸碰最核心的矛盾,仍將球隊掌握在一個可控的范圍內。
張外龍在中能執教的這段時間,基本采取的是外教管外援,中方教練管中國球員的方式。外援因為在球隊中的作用相對更大,因此也獲得了一些特權。比如賽季開始前布魯諾擅自離開木浦集訓地回到中國與俱樂部談漲薪,莫拉德在與綠城的比賽中被換下,賽后險些在更衣室與張外龍發生沖突,梅爾坎更是在幾個賽季的多場比賽中表現出張外龍的不友好。面對這些問題,張外龍采取的是懷柔政策,用握手來化解矛盾,而不是嚴懲違規的外援,再加上俱樂部也不聞不問,久而久之,導致外援難以管理。同時,中方球員在效仿外援的過程中,也產生了對外教的不信任,中方教練組對中方教練的管理也就出現了難以控制的情況。
至于戈蘭,在上任之前顯然對球隊管理的困難估計不足,兩連敗之后,威信失去了大半,隊員們對他的質疑從技戰術也擴撒至完全的不信任。在球隊保級的最后幾場比賽,甚至出現了訓練練的是一套戰術,比賽中打的是另一套戰術的情況。
當然,因為戈蘭與中能隊并沒有長期相處的過程,也沒有建立起感情,也使得他在保級的最后時刻難以有很強的投入感。8場比賽,2勝1平5負,這不是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但因為身處特殊時期,不能因此而否認戈蘭的執教水平。只是,無論如何塞爾維亞人與中能的緣分已經走到了盡頭。
【建議】以中能目前的紙面實力,打中甲應該還是有優勢的,因此主教練對球隊的控制能力比戰術能力更重要,此時選擇相對鐵腕的教練,效果可能更好。同時,也需要俱樂部在對球員的管理方面,制定嚴格的規定,幫助主教練來完成對隊伍的管理。
責權要明確管理層莫干涉主帥
沒有哪個教練能讓一支球隊一直保持好成績,即使弗格森也不例外。通常的原因,一方面是其他球隊逐漸摸透球隊的打法,另一方面是難以避免的內部矛盾。張外龍在中能最后的日子,也遇到了這兩大問題。
選擇一個好教練固然重要,而更重要的是給他提供一個能夠成功的環境。不得不說,張外龍在中能執教的最后階段,與俱樂部管理層的矛盾加劇,不再像往常一樣得到隊員們百分之百的支持,令他最終下課。
在這個問題上,舉恒大和里皮的例子,固然有些極端,但恒大對里皮團隊的充分放權的確是非常職業的做法,無論投資人還是俱樂部管理層,完全不得干涉教練組的工作,給他們充分的信任。
管理層干涉主教練的工作,給球隊帶來的最大危害不是影響技戰術發揮,而是影響主教練在球員中的威信,導致球隊失控。在中能2013賽季的征程中,歷任的三位主教練都經歷過不被隊員信任的階段,而一旦出現不信任的情緒,則難免會影響球員在場上的戰術執行力。久而久之,就成了“教練戰術不對頭”。
【建議】俱樂部對主教練充分放權,并不代表對其沒有約束,最理想最合理的約束就是寫進合同的成績要求,畢竟這是殘酷、甚至評價標準單一的職業足球。當一位主帥在任之時,對他有充分的支持和信任,不質疑,當他的成績確實達不到合同要求之時,也可以挺直腰桿要求其下課。
定位要明確目標不明易走彎路
中能錯選戈蘭的很大一個問題,就是目標不明確。在聯賽還剩8輪之際,錯誤地估計了保級的形勢,沒有更務實地選擇國產教練,而是選擇了風險性很高的外教,而且戈蘭此前對中國足球并無了解。同時,戈蘭對于保級形勢也產生了錯誤估計,以至于他在急需拿分的最緊張的時刻,卻像賽季開始之前一樣對球隊進行大刀闊斧的戰術改造。這一點,對中能的啟示就是,選帥要有明確的目標。
因為最終不幸降級,對于征戰中甲完全沒有經驗的中能,不得不重新計劃新賽季,而選擇主帥的方向也需要作出調整。
中甲與中超還有一點不同的是,土帥的數量要明顯多于洋帥,兩支成功沖超的球隊建業和毅騰用的都是國產教練。這一點,對中能也是一個啟示。
相比于洋帥,土帥之于中甲的優勢,在于對中國足球的了解以及對工作崗位的需求。在重金投資的中超俱樂部,老板通常會選擇洋帥,甚至是名氣很大的洋帥,而很少會放手將球隊交給土帥。近幾年的中超賽場,也只有高洪波、馬林、朱炯等為數不多的土帥取得成功。因此,中甲帥位對土帥來說也就有了相當的誘惑。當年朱炯接手南昌衡源,便與俱樂部簽下了長達8年的合同,在率隊成功沖入中超后,也有足夠的時間對球隊進行改造。
【建議】土帥有優勢,但不代表不可以選擇洋帥,因為中能無論當年沖超與否,前面都將有很長的路要走,這就意味著要與后面的工作形成有效的聯系。當然,中甲與中超不同,并不需要多少吸引眼球的大動作,更重要的是扎實做好工作,所以完全沒有必要選擇名帥。另外,中甲的視頻資源要明顯少于中超,有多年中超經驗的中能,要想取得領先優勢,也需要在技術分析方面給主教練充分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