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世界杯余熱未盡,瞄準未來的中國人來了。
7月15日,魯能巴西體育中心揭牌儀式在位于圣保羅州費利斯港的駐地舉行,這是中國足球在海外的第一塊青訓基地。這塊基地在巴西世界杯期間曾經是參賽球隊洪都拉斯隊的“大本營”。
在巴西人的母語——葡萄牙語中,“FELIZ(費利斯)”的意思是“幸福”,所以,魯能俱樂部的工作人員更喜歡稱呼這座城市為“幸福港”。魯能巴西體育中心不僅是魯能俱樂部青訓的海外基地,也將成為我國各級別國家隊的海外集訓和培養基地。就像當年的健力寶留洋巴西一樣,今后將有更多的中國小球員從“幸福港”開始自己的足球夢想。
首個海外基地
從巴西圣保羅市出來,順著高速向西開車大約一個半小時,就會看到“幸福港”的路標,快接近城區時,路邊突然出現一個巨大的中文標志,熟悉的橙色牌子上寫著“魯能巴西體育中心”字樣。山東魯能在巴西的青訓基地就在這里。
從去年9月開始在巴西選址,到最后選中巴西體育中心,再到2014年4月10日正式完成資產交接,魯能海外基地籌建組一直在辛苦忙碌著。
這塊占地面積230余畝的基地,有7塊草皮訓練場,其中包括兩塊五人制的訓練場地。基地的地面建筑約有4000平方米,主體建筑是一棟工字型的二層小樓。一樓是健身房、醫療康復室、室內游泳池、冰池、新聞發布廳、電教室等功能性設施,二樓是管理人員、教練團隊和球員的宿舍,按照床位可以容納190人住宿。房間按照巴西人的習慣不算大,給小球員居住的房間是三張上下鋪,能住6名球員。基地背后就是一片茂密的森林,整個基地的空氣非常清新。距離基地幾公里處,就是僅有5萬人的小城——幸福港市。
巴西體育中心建立于2007年,這個基地原本屬于巴西體育俱樂部,該中心之前就專門致力于青訓,在這里訓練的巴西青年隊名稱叫巴西體育隊,分為U17、U15和U14三支球隊,總共約有80人。而在魯能收購基地之后,這個俱樂部的三個梯隊仍然在這里繼續訓練。
據悉,今年8月至9月,魯能足球的U14、U15、U16、U17梯隊將全部抵達魯能巴西體育中心,與中心的巴西同年齡段球員共同組隊,開展常態化的培訓和生活。按照魯能青訓培養規劃以及有關俱樂部的合作協議,其中部分優秀球員將加入巴西圣保羅等優秀俱樂部梯隊進行技術提升。
首批中國球員已經抵達
7月6日,魯能U15梯隊的24人已經抵達了魯能巴西體育中心,在這里進行一個月的集訓,并與當地俱樂部梯隊進行17場訓練賽,隨后代表中國赴英國曼徹斯特參加“曼聯青少年足球超級杯”全球總決賽。而在7月15日晚上,中國國少隊也抵達魯能巴西體育中心,開展集訓和拉練。
雖然只來了短短幾天,但是魯能U15梯隊已經踢了4場比賽,前三場對手的實力并不算強,魯能均獲得勝利,在7月15日的比賽中,魯能遭遇首場敗仗。原來,由于魯能U15梯隊在各方面還沒有調整過來,巴西方面安排的對手由簡到難,前幾場對手實力都要弱于他們,從7月15日開始安排一些水平與他們差不多的球隊,然后是水平相對高一些的隊伍。
這支魯能U15梯隊在國內幾乎拿遍了青年賽的錦標,來到巴西,他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魯能U15的總教練胡義軍也發現了中國小球員和巴西球員的差異。首先,同在基地訓練的巴西球員更愿意在訓練以外的時間聚集在娛樂室里,三五成群地打撲克、看電視、玩臺球和打乒乓球,團隊概念十分濃厚。而中國小孩似乎還不太適應這里的氛圍,更愿意待在房間里上網玩游戲,“我們的小孩自理能力還相對較差。”
有了這一海外青訓基地,接下來如何運營就成了大問題。按照魯能的青訓框架,巴西的青訓基地主要承接U14到U17的國內優秀球員,來到巴西以后,球員也將被打散到相關巴西俱樂部,與巴西小球員一同訓練比賽。魯能足校已經將青年隊從雙年齡段設置修改為了單年齡段設置,與巴西和歐洲青訓年齡段的設置更為接軌。
為此,魯能俱樂部還同圣保羅俱樂部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協議的核心內容是魯能從U14歲梯隊開始,選派三到四名尖子球員進入曾經培養出卡卡的圣保羅梯隊進行訓練比賽。同時,圣保羅委派其U20主教練巴雷西出任魯能足校青訓總監,來魯能足校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