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體育訊 盡管最后時刻稍顯松懈被扳成1比3,盡管客場作戰又逢大雨,但魯能[微博]泰山還是在大連阿爾濱[微博]身上取得了一場標志性的勝利。
說“標志性”,是因為此役魯能幾乎同時克服了自己本賽季的三大頑疾:一是踢不了90分鐘好球;二是不能連續踢出好球;三是攻強守弱,進攻有威脅,防守則經常犯下低級錯誤。
此前,魯能在中超和亞冠都是踢過好球的,卻總是時好時壞。就一場比賽而言,不是上半時好下半時差,便是下半時好上半時差,有時更是只能踢20、30分鐘好球,其他時間判若兩隊。就一個時期的比賽而言,“好一場差一場”幾成規律。就進攻和防守而言,魯能的進攻頗具威力,比較之下,防線的薄弱一直不見好轉。
然而,客戰阿爾濱一仗,魯能這三大軟肋均有明顯改觀。他們90分鐘自始至終控制著比賽的節奏和主動,不光是完成了含金量很高的3個進球,還打出了清晰、流暢的整體攻防,多次上演連續十幾腳傳球讓對方斷不掉、以令人眼花繚亂的巧妙配合在主隊門前屢造殺機的精彩鏡頭。而且,贏下阿爾濱,魯能實現中超三連勝,這還是本賽季頭一次。同樣,后防線失誤極少,沒給對手什么機會。以“抽風”出名的魯能,開始變得穩定、均衡。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阿爾濱自知實力不如魯能,整個上半時都在打防反,下半時雖然比分落后不得不壓出來,可退守還是非常快的,魯能絕大部分時間在打陣地戰。以往魯能在陣地戰中缺少辦法,打不開局面,前場丟球被人家反擊,許多該贏的比賽贏不下來甚至輸掉,都是陣地戰打不好情況下受制于對手的防反。而這一回魯能通過中場控制和有效組織,把陣地戰打得有聲有色。
陣地戰打得好,說明從攻守轉換到中場掌控再到前場傳遞,達到了相當默契、嫻熟的程度,戰術質量很高,控球多、傳遞多、射門多、得分多,場面自然會十分流暢和漂亮。場面流暢和漂亮了,巴甲味道的出現也就順理成章。庫卡執教魯能大半個賽季了,終于指揮出了一場能讓人想起他是巴西教練的帶有鮮明南美風格的比賽。
魯能能夠打出這種巴甲味兒,最關鍵的人物是蒙蒂略。這可以說是蒙蒂略到魯能后,踢得最能體現其特點和作用的一仗。不僅3個進球皆得益于他的助攻或策動,更重要的是,魯能高質量的進攻組織和中場控制都來自他這個“節拍器”和“發動機”。蒙蒂略把魯能中場梳理得井井有條,其過人的視野和腳法,隱約可見他曾經的身份:阿根廷國家隊里的梅西替補。
這場比賽踢得好,包括中超三連勝,會給魯能帶來自信心的極大增強,不過,并不意味著他們將持續順利地向前走。這場勝利,有幾個因素不能不提。一是阿爾濱陣容不整,尤其是兩個主力后腰都踢不了,防守力度不足,對蒙蒂略這樣的重點人物疏于限制;二是場地條件好,對長于地面推進的魯能有利;三是勒夫停賽,水乳交融的蒙蒂略和阿洛伊西奧可以在自己熟悉的位置上和節奏里盡情發揮。
后面的賽事,如果對方嚴密布防、死纏爛打,派專人限制蒙蒂略,魯能打不出流暢的配合,他們的攻擊力就難免要打折扣,而攻擊力下降,防守壓力加大,后防的問題又會暴露。此外,與蒙蒂略和全隊的風格都有點格格不入的勒夫一旦回歸,魯能要想像此戰那樣踢來得心應手,恐怕也不那么容易。
總之,有巴甲味兒挺難,把巴甲味兒保持下去就更難。庫卡,別松氣,再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