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清河游船停航的原因之一是小清河水位低、水質差,沒有市民愿意在被污染的水中賞景。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河道若要整潔,需有源頭活水。然而濟南城區河道多屬于季節性河流,非汛期河道幾乎無水,成為枯河,部分河道甚至流淌著污水。為彌補濟南河道非汛期無水的不足,讓城區河道四季不斷流,濟南實施了六大水網連通工程。工程完工后,可引來黃河水、水庫水為城區河道造景。
源頭在哪
城區河道多發源于南山非汛期少有河水
濟南河流分屬黃河和小清河兩大水系,城區河道大多發源于南部山區,最終匯入小清河。如上游無活水,小清河的河水終難清澈。
記者在探訪小清河源頭睦里閘時看到,即使在汛期,源頭也只有小股水流。記者得知,小清河在睦里閘附近建了閘門,可引黃河水和玉符河的河水進入小清河。如此一來,小清河源頭的活水難以保證。因為黃河水的取用有限制,玉符河上游來水在臥虎山水庫攔蓄,本身已是一條枯河,更難以補充活水進入小清河。城區其余河道如興濟河、臘山河等,河水來源主要為天然降水,到了冬季幾乎干涸。城區還有部分河道如東、西濼河,河水源頭為城區地下泉水。地下水位一旦降低,河道用水也難有保障。
最后的結果就是,城區河道在汛期時還有雨水可以“解渴”,在非汛期時河道大多干涸,或者流淌著污水。
補水嘗試
引大明湖水逆勢而上沿廣場東、西溝而下
對于城區河道冬季干涸的問題,濟南市也開始想辦法解決。濟南有泉水多的天然優勢,自然不能浪費。
記者得知,城區河道生態補水工程已經提上日程,大明湖水“北水南調”開始動工,現正在輸水路線沿岸鋪設管道。此次補水工程就是引大明湖水逆勢而上,提水8公里左右到達歷陽大街附近,然后再沿著廣場東、西溝順流而下,為城區河道造水景。大明湖每天可用于調水的水量在5萬立方米左右,對于補充河道水源而言,已經足夠。大明湖水將成為城區河道引來的首股“活水”。
活水何來
六大水網連通工程引來黃河水、水庫水
濟南城區有48條河道,大明湖“北水南調”只能為廣場東、西溝造水景,其余河道怎么辦?
記者了解到,僅僅引城區水遠遠不夠。濟南市又將引水“目光”瞄準了黃河水和水庫水。為了打造水生態文明城市,水利部門實施了六大水網連通工程,其中兩大工程已經動工。
市水利部門相關負責人稱,這六大水網連通工程分別為田山灌區與濟平干渠連通工程、玉清湖引水工程、玉符河臥虎山水庫輸入工程、北店子輸水線路工程、錦繡川水庫輸水線路工程、狼貓山水庫輸水線路工程。玉清湖引水工程去年底已開工,臥虎山水庫調水工程也已在5月初動工,濟南離“河道有活水”又近了一步。田山灌區和濟平干渠連通后,可將田山灌區的黃河水通過濟平干渠進入小清河。玉符河臥虎山輸水線路完工后,可將黃河水引入臥虎山水庫,隨時向河道補充活水。
記者手記
河道污水只能靠雨水沖走?
近日,記者在探訪城區河道時看到,河道垃圾清了,污水卻依然橫流。有居民說,夏天來了,雨水一沖,污水就不見了。然而治理污水,豈能只靠雨水沖走?
濟南市已經將城區劃分為4個片區展開河道截污整治,然而由于種種原因,難以盡快見到成效。6月份汛期將至,河道內的污水流向哪里又成了面臨的問題。目前濟南城區僅有4條河道有泉水補給,可以常年不斷流,即工商河、護城河、西濼河和東濼河。五龍潭泉水由生產渠匯入東工商河;五龍潭、趵突泉、黑虎泉的泉水向北經西護城河、大明湖匯入西濼河;趵突泉和黑虎泉的泉水經南護城河和東護城河向北流入東濼河。
當水網連通工程完工后,如果河道內仍然流淌著污水,這讓引來的活水情何以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