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縣(市)區聯合公選采取“人機對話”的方式進行領導能力測試。
5月31日,440名考生參加了濟南縣(市)區聯合公選領導干部面試。從5月30日下午起,面試考官們已開始封閉。作為社會監督員,本報記者全程監督面試各環節,發現面試根據考生報考崗位不同設置多套考題,實現了“報什么崗位考什么題”,考官從考生綜合分析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創新應變能力、崗位匹配程度、語言表達與氣質5個方面進行打分。
面試準備 提前一天封閉 考官必須“避嫌”
此次公選面試需在各縣(市)區設置面試考場,5月30日下午4時,面試考官們便集結完畢,通過抽簽確定將到哪個縣(市)區擔任考官,他們的手機全部上交并集中封存。“抽簽前,我們根本不知道會在哪個地方擔任考官,更不知道晚上會住在哪里。”一名考官說。
抽簽時,考官們還要“避嫌”。如果考官曾在抽到的縣(市)區工作過,或自己有親友在抽到的縣(市)區參加面試,必須重新抽簽。“這是為了杜絕考官和考生熟識而打出‘人情分’。”市公選辦工作人員說。記者注意到,在抽簽現場,不斷有考官因需要“避嫌”而重新抽簽。
5月30日,面試所用試卷印制完畢并裝袋密封,由各縣(市)區公選辦工作人員和民警等送交當地保密室保管。31日一早才能領出試卷并送至考場,在考官和監督員見證下拆封、使用。作為此次面試社會監督員,記者抽簽后確定去歷城區監督,隨同7名考官乘車前往封閉地點,途中不能下車。趕到封閉地點后,考官和記者被告知進入封閉地點后就不能再出門。按照面試考官守則要求,考官們面試期間不能與外界聯系,也不準隨意出入其他考官房間。
面試現場 不能暗示考生 打分不能互相商量
30日晚,考官們都被安排在考點賓館封閉居住。31日7:30,考官們進入考場做準備。考生們來到考點后會被收走手機等通訊設備,統一在候考室等待面試,且必須在各縣(市)區面試全結束后才能離開。
此次,各縣(市)區共有440名考生進入面試環節。其中,歷城區共提供7個街辦副主任職位和一個團區委副書記職位,有26名考生進入面試環節。考生抽簽決定參加面試順序,工作人員會將該考生引入單獨準備室,將考題發至該考生,讓其準備3分鐘,考生一進入面試室就必須馬上開始作答。
面試室內,除考官外,還坐有記分員、計時員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區紀委工作人員、記者等監督員,一名工作人員負責對面試過程錄音、錄像。8:00,面試正式開始。“面試期間,我們不能詢問考生姓名、工作單位等表明身份的問題,更不能通過面部表情、身體動作等方式引導或暗示考生答題。”一名考官說。記者注意到,考生答題時,考官均面無表情地仔細聽取考生作答。考生退場后,每名考官會立刻對考生打分。其間,各考官相互沒有任何交流。“我們打分時不能和其他考官進行商量或暗示,保證客觀、公正、獨立。”一名考官告訴記者。
面試總結 既注重綜合素質 也注重崗位匹配度
此次公選面試設計多套試卷,根據考生報考職位不同而大體分為黨政綜合類試卷、教育管理類試卷、共青團類職位試卷和鄉鎮基層類試卷等。其中,每套試卷都包含三道論述題,各套試卷前兩道題都相同,但最后一題各不相同,這一道“特殊題目”是根據考生所報考職務的特點設置,目的是重點考察該考生適不適合就任其報考的職位。
面試滿分100分,考官針對考生綜合分析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創新應變能力、崗位匹配程度和語言表
達氣質5個方面表現分別進行打分,然后把各項分數相加,得出該考生總分。據了解,每個考察項目都分為優、良、中、差四個等級,并標明各等級所在分數段,考官可據此實現更精確考察和打分。
評價標準 評價項目不同 考察重點也不同
在對考生5個方面的表現進行打分時,考官們的考察要點和具體標準是什么?
據了解,評價考生綜合分析能力時,考官們會考察考生分析問題是否有一定廣度和深度,綜合歸納是否準確、有條理,能否透過現象把握事物本質,見解能否使人信服,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否妥當;在評價考生的組織協調能力時,考官們會考察考生的工作思路是否清晰,組織計劃是否周全,準備工作是否得當,辦法、措施是否得力,能否根據不同情況及時、準確、果斷地作出決策;在評價考生的創新應變能力時,考官們則會考察考生的思維是否敏捷、富有創新意識和開拓精神,臨場是否鎮定,在壓力狀態下能否迅速理清主次,作出正確判斷,并有恰當反應。
在評價考生的崗位匹配程度時,考官們會考察考生對所報考的崗位是否有較強認知度,崗位的匹配性是否強,是否具有勝任崗位所需的業務知識和能力;而在評價考生的語言表達和氣質時,考官們則會考察考生的語言是否清晰流暢,表達是否富有條理、合乎邏輯,情緒是否穩定、自信,舉止是否得體,儀態是否大方。“這也意味著,考生若想得到高分,理論高度和實踐能力一個都不能少,還要有創新思維和快速反應能力,并適合從事其所報考的職位,另外還得做到處變不驚、臨場不怯。”一考官介紹,這樣的打分、考察方式更細致,更易實現“精準選人”。
面試當天出成績,差距到底在哪里:
思路清晰面試占優
5月31日17:30,公選面試環節結束,各縣(市)區在現場同時公布考生面試成績。記者在歷下區考點注意到,成績公布后,一些考生如愿得到高分,欣喜異常,而一些考生沒能得到滿意分數,情緒較低落。眾多考生分數檔次因何拉開?面試結束后,記者在歷下區考點請考官揭開面試評分之“謎”。
面試時,因擔心“頭幾個面試的人即使答得好,考官也不敢給出太高分數”,一些考生不愿抽到太靠前的考試序號。“前3名考生成績不會因考試順序靠前而受到影響。”考官告訴記者,面試中,前3名考生考完后,面試會暫停,由主考官匯總考官們對這3名考生的意見,并以此為基礎統一考官們之后的打分標準,讓考官們對每個考生都公平打分。
10分鐘的面試時間,需要答完3道論述題,時間非常緊張,這需要考生在面試時適當加快答題節奏,合理安排每個題目的作答時間。在歷下區考點,面試用時最短考生出現在31日下午,一名考生只用了不到7分鐘就答完了所有的題目,且回答有條理,能抓住題目的重點,觀點很鮮明,作答很有針對性,最終得到高分。“該考生的表現確實可圈可點。”一名考官告訴記者,該考生綜合分析能力、創新應變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都非常出色,而且,該考生能在3分鐘準備時間內將3道論述題框架梳理得很清晰,沒有一點多余的話,這在考試中非常少見,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該考生的思路非常清晰,平時注重思考,心里有底,這些素質在領導干部日常工作中非常重要。 (記者高魯健)
縣(市)區聯合公選能力測試環節昨進行
12個模擬情景考“應變力”
作為一名領導干部,如果遇到突發事件,應采取什么措施才能妥善解決問題、化解矛盾?6月1日,縣(市)區聯合公選展開領導能力測試環節,440名考生參加領導能力測試。領導能力測試采取“人機
對話”方式進行,考生要面對12個需要解決的矛盾和問題,并在短時間內作出反應。
1日上午,考生們經過抽簽,在電腦前坐下開始答題。此次領導能力測試共有12道題目,每道題都描述了一個領導工作情景,并反映出需要解決的矛盾或問題。同時,題目下方還列出解決問題的若干措施或辦法,每個措施或辦法下都有七個選項,按照解決問題的有效程度從基本無效到極度有效由低到高排列,考生要對每個措施或辦法有效性程度逐一作評價。
記者注意到,電腦上每個頁面都只顯示一個情景題,考生在點擊“下一題”后,就無法對之前試題作答情況進行修改。領導能力測試考試時間共1個小時,考生平均每5分鐘就要答完一道大題,這也意味著,考生面對問題時,必須在最短時間內作出準確判斷,體現出自己的應變能力。
據悉,此次領導能力測試環節中,每道試題都沒有設置固定的標準答案,各項答案分值高低由全體考生傾向決定。如果多數考生都選擇某種措施的效果選項,那么這一效果選項的分值就會相對較高。接下來,將按照筆試成績、業績評價得分、面試成績、領導能力測試成績分別占4:1:4:1的比例計算考生的綜合成績,單個職位按3:1比例,多個職位按1.5:1比例確定考察人選。考察由各縣(市)區委組織部負責,將進行群眾信任度評價和德的認可度評價測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