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耕地上的“污水池”
原本是村民種菜、栽樹的可耕地,卻與污水池、催化劑產生了聯系,這讓淄博市周村區(qū)大街街道愛國社區(qū)的村民頗為不解。
這里是淄博市、濱州市之間的區(qū)域界線,以北屬于淄博市周村區(qū),以南則屬于濱州鄒平市。讓愛國村村民煩心的地塊,曾是村民世代耕作的土地,他們的祖輩甚至埋葬于此。
此前的2月份,這里曾架著攪拌機、立著挖掘機,過往村民都知道該處是催化劑廠的施工現場。
一位愛國社區(qū)村民表示,當時每天都有吊車隔著墻體往外吊運施工材料。而村民提供的施工圖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已近完工的池子旁邊延伸出一條直徑約半米的管道,由墻體穿入,直通催化劑廠。
4月15日,在村民的指引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該區(qū)域看到,催化劑廠外約20畝左右的土地上,土建的痕跡明顯,其中已有多個水泥柱體打入地下。
在臨近催化劑廠的區(qū)域,一個約3米深的池子的殘角顯露在外,池子上方由水泥板覆蓋,而水泥板上則已經撒上了約10公分厚的浮土。從路邊望去,浮土讓池子平添了不少隱秘色彩,多位村民感到蹊蹺,“蓋上土,從遠處看上去,根本不會發(fā)現會有這么大一個水池子。”
在當地多位村民看來,用浮土掩蓋坑體的做法,“目的就是為了掩人耳目,逃避國家衛(wèi)星監(jiān)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該池子的底部,約有40公分左右的積水,值得注意的是,該處積水有明顯分層,上面漂浮的是略顯黃色的液體,而底部則是黑水。
對于該處水池的用途,催化劑廠相關人士曾向村民給出了“消防池、存放自來水”的解釋,但村民對此卻并不認可。“即便是自來水,存那么長時間不發(fā)臭?不是污水池也成了污水池了。”有村民如是推測。 個人租地蹊蹺變身工業(yè)地
相比水池子的隱秘,村民們更為惱火的是,此前與他們簽訂土地租用合同的,卻并不是在此“打擾”他們的催化劑廠。
2010年5月,據村民們介紹,在愛國村村委的默許下,一個叫王濤的人與村民們簽訂了一份租地合同,合同條款在使用年限中顯示“長期使用”。
一位知情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村民與王濤之間為雙方個人的約定,“如王濤不使用,可提前60天通知乙方,土地恢復使用前原樣。”
出乎意料的是,在王濤與村民約定的地塊上,靠近中石化齊魯分公司催化劑廠西北部的圍墻外不知何時已悄然形成了一個百余平米的大池子。
池子的出現,讓村民們開始鬧心。王濤并沒有按照此前雙方的約定,提前通知,而此前村民用來種菜、養(yǎng)花的該片土地,在機械作業(yè)后,如今已面目全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周村國土局2010年11月5日公布的周村基準地價顯示,調整后的工業(yè)用地價格為252元~472元/平方米不等。以此計算,周村區(qū)每畝工業(yè)用地的價格為16.8萬~31.5萬元。
有愛國村村民表示,前兩年,聽說催化劑廠打算立項一個5萬噸的項目擴大生產,村里有24畝左右的可耕地被占。其他村的地也有被占,但具體規(guī)模未知。
“據說王濤在原有合同的前提下,私自將該地塊轉租給了催化劑廠,并從中得到了9000元/畝的轉讓款。”上述知情人士稱。
而這個9000元/畝轉讓款的傳聞如果是真,那么催化劑公司所用愛國社區(qū)土地使用權的出價,甚至不及周村區(qū)每畝土地基準底價的一成。
對于該片土地如何由王濤個人租用變?yōu)榱舜呋瘎⿵S使用,王濤與催化劑廠之間的交易關系及交易金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曾到催化劑廠辦公樓詢問,該廠相關人士以“不方便”為由拒絕了記者的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