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慣例,各省人民代表大會的全體會議通常是在每年的2月前后與政協會議同時召開,俗稱“兩會”,但這個慣例今年被打破。
記者梳理發現,今年4月至6月,全國有9個省(自治區)已經召開或確定要召開省級人代會的二次會議。會議的主要議程都是選舉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或省長(自治區主席),其中7個省份已經或將要通過這次會議實現代省長(代主席)轉正。專家分析,這是十八大之后省部級干部調整的后續動作。
非“常”人代會是中央統一安排
6月2日,山東省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決定,省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于6月4日召開,會議主要議程是補選省長。
與每年2月前后人大和政協會議同時召開的慣例不同,這次山東省人代會召開時間是在6月,距離省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只有4個月時間;只有人大會議,政協委員不會到場,人員相對較少;議程相對單純,就是補選山東省省長。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柏繼民在6月2日的人大常委會會議上表示,開好這次人代會,順利完成選舉任務,關系到中央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關系到我省的政權建設,關系到山東發展大局。
而省人大常委會一位負責人透露,這次省人代會召開是正常現象,完全符合法律規定,《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中已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大常委會有召集本級人代會會議的職權。山東這次人代會就是由省人大常委會決定召開的。
但這次人代會的召開時間放在年中,會期只有一天,這的確與往年不同,這位負責人透露,“這是中央的統一安排”。
八省級人代會補選行政一把手
記者梳理發現,除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中有9個省份已經召開或將要召開人代會二次會議。
4月2日,河南省十二屆人大二次會議選舉謝伏瞻為河南省省長。謝伏瞻由國務院研究室主任轉任河南省委副書記、省政府黨組書記,僅僅十幾天后,沒有經歷代省長環節,河南省就召開人代會,選舉他為省長。此前,河南省省長為郭庚茂,后轉任河南省委書記,并且在這次人代會上當選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廣西、寧夏、青海3省(自治區)的代主席、代省長也在4月份實現去“代”轉正。4月19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代主席陳武當選主席,他的前任馬飚已于3月份轉任全國政協副主席。4月23日,劉慧當選寧夏回族自治區主席,此前寧夏主席是王正偉,現已是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家民委主任。4月28日,郝鵬當選青海省省長,他接替的是已經升任青海省委書記的駱惠寧。
湖南省剛剛在5月的最后一天補選杜家毫為省長。此前,杜家毫擔任代省長不足2個月。杜家毫的前任徐守盛則已任職湖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以上五省份涉及到省長(自治區主席)的人事更迭,無一例外都是在各省份人代會二次會議上完成。
而山東的人代會二次會議4日就會開幕,公布的主要議程就是補選省長。黑龍江、安徽兩省也已經確定將分別在6月5日、6月20日召開省人代會二次會議,黑龍江公布的會議主要議程是選舉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省長,安徽公布的會議主要議程是補選省長。目前,這兩省的代省長分別為陸昊、王學軍。
此外,江西省于4月22日至23日召開省十二屆人大二次會議,省委書記強衛補選為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中央希望盡快穩定人事搞發展
對于近期多個省份密集召開人代會二次會議的現象,中國社科院政治學所執行研究員劉山鷹認為,這是十八大后省部級干部調整的延續。
劉山鷹分析,“十八大召開時,很多省部級干部的調整并沒有完成。中國人事更迭的特點是從中央到地方,先調整上級,再一級一級往下調整。十八大人事調整是領導人級別的,中央沒有精力讓地方領導一步到位,只能在十八大之后進行。”
記者發現,召開了省人代會的省份,紛紛把這次會議當作很強的政治任務,“順利完成選舉任務,關系到中央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關系到政權建設,關系到全省發展大局。”
對于會議的籌備,各省份也是精心組織,大多規定會議只開一天,要么上午開幕、下午閉幕,要么下午開幕、次日上午閉幕,加上報到、建團、醞釀、選舉等環節,會期通常不會超過3天。此外,各省大多強調貫徹中央八項規定,以節儉的原則盡快完成議程。
劉山鷹認為,代省長與省長畢竟不同,很多法律程序的履行必須由省長完成。多省份代省長轉正,說明中央希望十八大之后各省盡快在人事上穩定下來,一心一意放在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