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槐蔭區爛尾樓槐苑欣城,最近隨著媒體的報道,再次進入公眾視線。近日,記者從槐蔭區政府設立的槐苑欣城工作組了解到,相關部門確定了“司法重整”的備選方案,即在法律框架下,在保留原開發商“殼”的基礎上,引進新的開發商,完成槐苑欣城的后續建設。
股權爭斗 內部股東爭股權 項目爛尾8年多
槐苑欣城項目位于槐蔭街36號。2004年10月,該項目由山東金志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志公司”)開發建設,2006年起開始對外銷售,銷售一度火爆。隨后,金志公司內部股東之間出現了股權之爭,雙方各不相讓。股東因利益追逐,對在建樓盤違規加蓋,部分房屋也出現一房兩賣甚至三賣的情況。
其間,部分資金被挪作其他投資,暫時無法收回,工程資金鏈斷裂,樓盤開發斷斷續續。又因企業主要負責人涉嫌偷漏稅、騙取銀行貸款罪等被追究刑事責任,企業經營及樓盤開發陷入停滯。
自2009年起,金志公司的眾多債權人提起多宗訴訟案件,大多進入執行程序卻處于停滯狀態。已預售的近500套商品房,因項目停工、合同約定交房時間早已屆滿,引起眾多購房人強烈不滿。
謀求破局 股東利益僵持導致難以復工
2009年,槐蔭區政府成立了槐苑欣城工作組。2010年,工作組深入調查摸底,基本摸清了房屋銷售、公司財務和股權之爭等基本情況,敦促相關各方以續建開發為重,重啟項目建設。
據了解,工作組曾一度考慮過整體拍賣、建設單位直接接盤等方法,雖采取了讓購房代表參與相關會議,協調法院推進相關案件的判決等措施,但由于情況復雜、缺乏法律依據、國內沒有成功案例等原因,雖經多次努力,一直未能破解相關問題。
2012年下半年,市相關部門與槐蔭區工作組認為,股東之間因利益僵持不下,是困擾項目復工的關鍵。如果金志公司各股東能夠達成共同意見,拿出可行的復工方案,在政府的監督下開工建設是最佳的選擇。一方面能夠確保各方債權人和購房戶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也能續用原來的建設、監理等工程建設管理隊伍,保證工程建設的連續性。隨后,市區相關部門多次協調金志公司3方股東,就爭取早日復工反復協商,并表示如果復工方案可行,政府可以在政策上給予幫助。
另辟蹊徑 將司法重整定位備選方案
2013年4月初,市區相關部門再次召集股東及購房戶代表會議,聽取金志公司股東的最終決定,會上3方股東表示未能達成一致。此后,某一單獨股東代表圖謀撇開其他股東單獨復工,實現自己的經濟目的,由于既不符合法律規定,又無相應啟動資金,在廣大購房戶的見證下,其復工傳言不攻自破。
在等待金志公司股東決議的同時,工作組也未放棄尋求其他解決途徑。通過學習外地成功經驗,有關部門確定了“司法重整”的備選方案。
工作人員表示,按照整體工作部署,工作組已引進了專家隊伍,對項目債務債權情況進行全面清理測算,并基本完成了對購房戶材料真實性的審核,目前正在通知購房戶對其購買的房產進行確權登記。此外,公安部門也已介入,對股東涉嫌轉移、挪作他用的資金查辦、落實。工作組還積極與大型國有開發建設單位洽談接盤事宜,目前已與部分單位達成意向,并就重點問題進行了深度磋商,力爭盡快實現項目復工,最大限度維護廣大購房群眾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