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平的姥姥提起外孫女,高興得合不攏嘴。
神舟十號乘組航天員訓練照曝光,圖為王亞平接受壓力服氣密性測試。
王亞平老王亞平老家的房子。
像很多中國人一樣,王亞平的太空夢源自10年前楊利偉飛天那一刻。
那時,23歲的王亞平還是一名加入空軍飛行部隊剛兩年的運輸機飛行員。睜大眼睛看直播時,一個念頭瞬間擊中了她:中國有男飛行員,也有女飛行員;現在中國有了男航天員,什么時候會有女航天員呢?
她沒有想到,10年后的自己會以中國女航天員的身份遠征太空;僅僅在戰友們面前講過飛行計劃的她更沒有想到,10年后的自己會成為中國第一位“太空教師”。
在太空中向青少年講授失重環境中的物理現象,王亞平對即將進行的授課充滿信心。準備教具,研習實驗內容,了解心理知識,她的備課細致入微。
除了太空授課,在神十飛行中,王亞平還將負責飛行器狀態監視、空間實驗、設備操控和乘組生活照料。千百次訓練和兩年多的等待,這是她一直為之準備的時刻。
被同伴們稱為“小姑娘”“女孩兒”的王亞平,是中國第一個飛向太空的“80后”。“生活中他們把我當作小妹妹一樣照顧,但是在工作上,我希望自己成為可以和他們并肩作戰的戰友。”王亞平說,“我想讓大家看到,我們‘80后’是敢于迎接挑戰的一代。”
一年前的神九乘組選拔,成績同樣優秀的兩名女航天員中,最終只有一人能成為中國首位飛向太空的女性。王亞平以微弱之差落選。航天員系統副總設計師黃偉芬記得,王亞平幾乎沒有停頓即投入到后續訓練中,那么平和,那么堅強。
王亞平出生于山東煙臺的農民家庭,家中還有一個小她7歲的妹妹。也許是在自幼干農活的經歷中學會了堅韌,也許是在多年熱愛的長跑之路上磨礪出隱忍,王亞平總是比同齡人懂事早。
初中畢業,家里人希望王亞平讀中專,不愿放棄大學夢的她背著家人報考高中。高中畢業那年趕上空軍招收第七批女飛行員,原本想當醫生或律師的她被飛行員職業深深吸引,一路過關斬將進了軍校。
第一次跳傘,8個女同學看著地面上的人越來越小,興奮不已。指令一下,一個接一個稀里糊涂跳了下去。接著跳第二次,機艙里突然間鴉雀無聲——第一次的新鮮與好奇褪去后,襲來的是恐懼……那天返回的車上,大家唱起了《真心英雄》,王亞平和戰友們一樣淚流滿面。
9年駕駛運輸機馳騁藍天,王亞平安全飛行 1600小時,出色完成奧運會開幕式消云減雨、汶川抗震救災、山東抗旱等任務。
2010年5月,王亞平通過層層選拔,成為中國第二批航天員中的一員。
超重訓練最為艱苦。剛加入航天員隊伍時,王亞平一直沒能突破二級,身體的極限讓她難以承受。她急得不行,一面向“老大哥”們討教,一面加班加點增強心血管和肌肉練習。第二年,超重訓練成績輕松達到一級。
和很多年輕人一樣,王亞平喜歡攝影,愛聽音樂。在滿是男選手的籃球場上,她還是進球率很高的優秀前鋒。
為了在太空授課中實現最好的實驗效果,王亞平和乘組在地面進行了多次演練。實驗不成功怎么辦?王亞平答:“實驗做出什么樣,我們就講什么現象唄。面對浩瀚宇宙,其實我們都是學生。”
說這話時,她的大眼睛忽閃動人。在結束神十飛行之后,這位一心要探尋奇妙太空的漂亮姑娘還有個小小心愿:陪丈夫吃頓飯,逛逛街,看一場電影。據新華社
備好大櫻桃等她凱旋
“這一天總算是盼來了,俺村的好姑娘亞平要飛天啦 !”6月10日,神十三位航天員名單最終出爐 ,王亞平的名字赫然在列 ,記者再次來到“神女二號”王亞平老家——煙臺市福山區張格莊鎮張格莊村,這個小村莊沸騰了。因為亞平喜歡吃櫻桃,不少村民表示,已為她備足櫻桃,等她凱旋歸來吃個夠。
6月10日上午,得知王亞平入選神舟十號飛行乘組后,記者再次趕往王亞平的家鄉,福山區張格莊鎮張格莊村。
正值煙臺大櫻桃上市的季節,村口的櫻桃批發市場非常熱鬧。在村民的指引下,記者來到了王亞平的家。
這是一座再普通不過的房屋,墻上斑斑駁駁,相比周邊的民房,這處房屋顯得矮小和老舊。房屋大門緊閉,“善厚幸福多,勤儉能致富”,兩扇老舊的木門上,貼著這樣一副對聯。有村民告訴記者,對聯所述內容恰好能概括院內王家人的秉性。
門上掛著一把鐵鎖,記者多次敲門,院內始終沒有人回應。透過門縫向內望去,水泥地面干凈、整潔,一輛銀色自行車靠在一堆木柴邊。
“亞平的父母離開家已經好多天了。”一位村民告訴記者,此前王亞平的父母一直在家中打理櫻桃樹,但最近很少見到他們。
村民還告訴記者,王亞平家主要的經濟來源也是櫻桃,家庭情況一般,并不算富裕。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王亞平的父母于不久前趕往北京。他們一家人歷來很低調,以這樣的方式婉拒了記者采訪。
有村民告訴記者,王亞平自小就在櫻桃樹下長大,她曾和別的孩子一樣,到櫻桃成熟時,開心地品嘗著大櫻桃。“亞平回一次家很難得,想吃一口老家的大櫻桃更是難得。”村民張女士說,她家恰好有幾棵櫻桃樹結的是“晚果”,等亞平圓夢太空凱旋歸來,果子差不多剛熟透,正是最好吃的時候。
“備好大櫻桃等著她,讓俺村航天員吃個夠。”和張女士有著相同想法的村民,不在少數,大家都想讓王亞平早點回家鄉看看,品嘗老家的大櫻桃。
記者從王亞平的一位小學老師那里了解到,王亞平從小就活潑,學習好。“每次學校組織活動和比賽,都能看到王亞平。”這位小學老師說。2006年,王亞平回家鄉擺喜宴,新郎是兄弟部隊的飛行員。那一次,她也去了。經過那么多年,她坦言“王亞平變化不大”。
“平平從小就有本事”
王亞平的家人中,父親王文軍的名字時常見諸報端,但其他親屬未曾提及。6月10日,記者幾經周折,最終在張格莊南約5公里外的山村里,找到了王亞平已經83歲的姥姥等親屬。記者從見證王亞平成長的姥姥、小姨那里,了解“飛天女”的成長故事。
6月10日中午12時許,記者驅車前往棲霞市桃村鎮國路夼村,王亞平的姥姥就住在這里。
一條河從村中穿過,河的北側有一座老院子,臨河而建,十分干凈。這就是王亞平的姥姥于芳珍家,老人今年83歲,身體非常健康,精神也很矍鑠。
老人屋里靠炕的桌上擺放著一個電視機,她眼神還好,平時經常會看電視劇。老人笑著說,雖然已經好幾年沒有見到過外孫女王亞平,但她從電視上看到過關于她的新聞,心里非常高興。“明天下午就得飛天了,我得好好瞅瞅電視里她的模樣,看看孩子是胖了還是瘦了。”于芳珍老人激動地說。
說起王亞平小時候,于芳珍老人笑得合不攏嘴。“孩子真好,小時候就愛‘跑跑’。”老人說,在她印象中,王亞平從小身體素質就好,是學校里為數不多的運動員,并且常常在比賽中獲獎。“雖然力氣大,總是很有精神,但是一點不魯莽。”于芳珍老人評價亞平,“很穩當,也不喜歡多說話。”
老人回憶,當初王亞平報考長春飛行學院,家人都覺得可能考不上,但沒想到平平竟然真考上了。老人越說越激動,“我那時候就說,咱家平平就是有本事。”老人驕傲地說。
說著,于芳珍回頭指著疊放整齊的被褥告訴記者,其中有一床毛毯就是平平送給她的 ,是王亞平在部隊參加比賽時贏的獎品。
老人告訴記者,王亞平從小跟著爺爺奶奶長大,但時常也會來家里看她,對長輩特別有孝心。“她在部隊工作忙,回來的次數少,每次回來都會給我帶禮物,多少不是問題,是孩子的一份心意。”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于芳珍老人有5個孩子,王亞平的母親排行老大,王亞平的小姨王淑美(音)也住在國路夼村。6月10日下午,記者又來到王亞平的小姨家。
王淑美回憶,亞平從小就很懂事。“亞平特別有本事,是俺家所有孩子學習的榜樣。”王淑美介紹,她自己的女兒今年已30歲了,從小就很崇拜姐姐王亞平。
“神十明天就飛天了,明兒我啥都不干就等著看俺外甥女飛天。”王淑美說,眼下正值大櫻桃采摘、上市,非常忙。不過即便如此,她還是會待在電視機前看神十發射升空。
王亞平簡歷
王亞平,女,漢族,山東省煙臺市人,中共黨員,學士學位。1980年1月出生,1997年8月入伍,2000年5月入黨,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四級航天員,少校軍銜。曾任空軍某師某團某飛行大隊副大隊長,安全飛行1600小時,被評為空軍二級飛行員。2010年5月,正式成為我國第二批航天員。經過近三年的航天員訓練,完成了基礎理論、航天環境適應性、專業技術等8大類幾十個科目的訓練任務,以優異成績通過航天員專業技術綜合考核。2013年4月,入選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飛行乘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