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清區萬德鎮境內有一條河流,從武莊辦事處流向萬德鎮、張夏鎮等,其間流經很多村莊。但河流兩側有眾多的石材加工廠,工廠廢水不經過任何的處理就直接排入河流,污染了水源。長清區環保局表示,之前已經對其進行了治理,石料廠可能又死灰復燃,他們會盡快去現場取證。
石料廠垃圾堵塞河道,廢水直排入河
2日下午,記者沿著104國道一直往南走,過了已被撤銷的收費站南行4公里左右,便到了長清區萬德鎮轄區。
在一條不知名的河流北側,一排全都是石料加工廠,有的已經關門,門口貼出了“轉租”字樣,但是其中大部分仍然在違規加工石頭。
在石料加工廠南側,記者看到眾多的石頭廢料直接堆放在河流里,已經占據了三分之一的河道。這些廢料的石茬都比較新,顯然是近期傾倒的。
在河道北側,記者看到一個石料加工廠廢水管道已經堵死。工廠圍墻外的河道里,之前排出的廢水已經干涸,地上有一層約5厘米厚的粉塵。走在上面,不斷有類似石灰粉的東西揚起。
沿著河道往西走約300米,往北拐過一個彎,一大片水域呈現在眼前。水面上有大片的水草和蘆葦。但在水域東側約30米的范圍內,有數十個用石頭壘砌的排水通道,每個通道都連通著石料加工廠。通道約有1米深,1.5米寬,但是通道里并沒有廢水。
沿著河流繼續往北走,經過了6個干涸的通道后,記者發現,通道里面有大量的石料廠廢水,十余棵樹木的根部都浸在廢水里,部分樹木的樹葉已經開始發黃。有些廢水已經溢出通道,連成了另一片水域,但與河道里的水域相比,顏色明顯要白了許多。在兩個水域之間,則有一個高2米,由石頭和黃土堆成的隔墻。
由于天氣炎熱,有些通道的廢水已經揮發掉,只剩下一層白色的、類似淤泥的泥層,走在上面,雙腳會不住往下陷。
記者粗略統計,整個白色水域約有40多米長、5米寬。雖然沒有刺鼻的氣味,但是水質十分渾濁。
廢水污染河流,村民不敢用來灌溉莊稼
王連強今年70多歲了,住在河流附近的一個村莊。他每天都會來河道里放羊,原來只要把羊趕到河道里,他就不用管了,讓羊自己去吃草喝水。但現在,他卻不敢再讓羊撒歡了。
王連強告訴記者,這條河沒有名字,流經張夏鎮、萬德鎮一直往北流去。原來河里水挺大,水草也挺多,周邊并沒有石料加工廠,因此他幾乎每天都會來這里放羊。
“但是最近幾年,河流北側的數百米內,陸續建起了數十家石料加工廠,這些工廠把加工石料的廢水直接排入河內,污染了水源。”王連強說,原來放羊的時候,曾有羊喝過被污染的河水,后來就病了,找了獸醫吃了藥才好,從此他再也不敢讓羊喝河里的水了。
村民朱先生向記者介紹,這些石料加工廠像雨后春筍一樣,不長時間內就建起來了。廠里每天都會加工大量的石材,有些下腳料直接就扔進河道,把河道當成了垃圾場。
“這才短短幾年,河道的四分之一已經被堵塞了,如果相關部門再不及時整治的話,以后可能整個河道就不通了。到時候一場大雨,河水無法往下游流,周邊的村子豈不要遭殃?”
除了堵塞河道,村民擔心廢水會對河水水質造成嚴重污染。村民郭啟龍向記者介紹,附近雖有一些井水,但是水量較小,遠遠滿足不了澆地需要,而這條河流就成了村里耕地的主要澆灌水源。
“原來可以放心地用,但是近幾年來,澆地都不敢用河里的水了。因為附近很多石料廠將廢水直接排入河流,這些廢水都含有重鈣石粉和冷卻液等,嚴重污染河水。之前不知道,用被污染的河水澆地,結果糧食減產不少。后來,我們就不敢再用了。”
另外有村民表示,石料加工廠的噪聲污染也讓他們很鬧心。“石料的切割、打磨都發出巨大的聲響,嚴重影響了正常生活。”
長清區環保局:之前進行過治理,會盡快現場取證
隨后,記者將這一情況反映給了長清區環保局。政策法規科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之前他們曾經多次接到萬德鎮、張夏鎮村民的舉報,他們也組織人員去現場進行了調查取證。
“我們調查了解到,石料廠的廢水的確對河水造成了嚴重污染,后來我們就取締了一些石料廠,并要求一些大的石料廠安裝廢水處理設備。”
但是石料廠并不乖乖關門歇業,等到環保部門檢查完畢后,隔段時間,石料廠又開始加工石頭,傾倒廢料、偷排廢水。這種“游擊戰”也讓環保部門頭疼不已。
該負責人介紹,有時候執法部門前腳走,石料廠后腳就開工。由于人手不足,他們有時候也顯得無能為力。“我們會盡快組織人員去現場進行取證,如果發現有重新開門的話,我們會聯合當地鎮政府依法從重處理。”